学海无涯的那个故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5:02:32
我记得好像是一个老和尚教育小和尚说我不懂得比你多,然后再沙地画圈

那个故事完整的叫什么名字?

应该是爱因斯坦吧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学生对老师极为推崇,说,老师您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有知识的人了,爱因斯坦则笑着答道,不,我比普通人还无知。学生大惑不解,爱因斯坦用手画了一个圆圈,在圈里写上“已知”,在圈外写上“未知”,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已知”的领域越大,“未知”的领域也越大。

"夫境有万象,心有万现。境有万殊,心有万别。心之量,同於境之量。境之量无穷,心之量岂有尽哉?夫所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犹圈之所示,圈之内为已知,圈之外为未知,已知愈多,未知亦愈广。夫学者任物唯心,智量之所及,岂有尽哉?修道之事,岂尚此哉?上圣所传,唯绝学去知,致虚守寂而已矣。如此道之本然,方见於虚极静笃之际也。"

摘自<心境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在古训《增广贤文》中有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韩愈的一句治学名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的这句话意在告诉人们,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没有顺风船可驶,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潜心”是两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条件。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出自唐朝诗人颜真卿的《劝学》。
全诗是:“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出自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韩愈的治学名联。《增广贤文》亦收有此联

品味读书妙联
●韩士奇

读书人都爱书。自古以来,不少名人将自己勤奋读书的情趣写成对联,用以自勉或互勉。
宋代学者刘载好学不倦,知识渊博,他的书斋配挂一副自书对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鸣先”,说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