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很多军事网站上讲,核潜艇攻击都先攻击城市,我就不懂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1:14:18
咋不先攻击水源,森林,矿山等等这些对于发展经济至关重要的生产资源?留下一个打赢了战争,但被毁掉了一切这些资源的战胜者是多么爽的一件事情啊
可能是我没说清楚,我的意思不是说为了占领资源,比如和美国发生这样的问题,我的意思是先把自己的资源毁掉,再毁掉美国的资源,美国人是很有那种大国心态的--老子天下第一!与其炸死它们,不如看他们因为战争而导致资源的贫乏,然后慢慢驶去大国的地位对于美国人心理带来的失落感更舒服,让人慢慢心理痛苦不比一哈杀死他们更好吗?

看来这位朋友是玩红色警戒玩多了,呵呵!回答如下:
可以说,潜艇的90%以上的战斗力在隐蔽的时候才可以发挥到极致!在常规武器受到打击以致不能发挥效能时是最后一波攻击力量,望望也是最后一波核攻击力量。这时候潜艇已经没有军港做后勤基地或者孤注一掷的情况下要给予地方雷霆一击,以为这时候不是集群作战,不是群狼战术,是孤胆英雄的角色,你明白吗?你说的作战方法时候耗时较长的消耗战,那样说来我们大可以文化殖民主义一些,让别国子孙叫我们大爷,呵呵!希望你能融会贯通。

现在打的战争都是人民的战争,后勤的战争。

一旦交战国本国的民意强烈反战,那会直接影响战争的进行,从而赢得(或输调)战争。越战时,美国国内的反战导致美国输掉越战;和现在美国国内的人反对伊战,就是个好例子。尤其在西方民主国家,这些一下至上的反战清醒更容易影响决策层。

这也是孙武说的‘上兵伐谋’,通过大量消灭敌人的城市人口,导致交战国本国反战意识高涨,从而影响战争的进程。这样比摧毁战争资源更有效。

不过此招只适合正义一方(或受侵略一方)使用。美国在二战是对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做的就是这个。

如果非正义一方(或侵略一方)使用,就会导致受侵略一方的人民抗战意识高涨,更加激起受侵略一方的人民的斗志,这样很有可能使侵略一方输调战争。越战中的越南人民一方和战国时期田单一方就是这样。

首先要分清楚核潜艇的概念,是核动力潜艇还是核攻击潜艇,核潜艇不一定就要发射核武器。
以伊拉克战争为例,是巡航导弹打响了战争的序幕,第一轮空袭以巡洋舰、驱护舰以及核动力潜艇上的战斧巡航导弹构成了空袭的主要力量。打击目标主要是城市,是总统府,新闻中心,国防部等目标,这种打击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伴随着这些目标的摧毁,美军开始攻击军用机场,民用机场,防空武器阵地等目标,为空军入境打开通路。
核潜艇首先攻击城市并不是用核武器攻击城市,而是使用常规武器攻击城市,而且攻击的都是政府目标,而不是攻击民用目标。是为了政治目的。
谁也不会用核武器攻击城市,因为这样的政治压力谁也承受不了,连美国也不敢这样做。
为什么不摧毁敌国的矿产资源?很简单,没这样的技术!任何针对敌方能源设施的打击都只能暂时削弱敌方的工业能力,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