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隆中对》里的《梁父吟》的内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6:40:54
《隆中对》里有一句“好为梁父吟”,就是那个梁父吟,不要别的
最好把译文也给我,我想知道他为什么喜欢梁父吟,不要那么长的一堆,我看者迷糊,谢谢拉

史载:诸葛亮“每自比管仲、乐毅,好为《梁父吟》。”诸葛为何“好为《梁父吟》”?是感叹明君良臣相知遇之难!乐毅有管仲之才,一遇一不遇。管仲得遇明君,青云而直上,立下盖世之功!乐毅不遇明君,功业中道而废,避祸他乡,终老他国。哀哉!
《梁父吟》全诗如下:“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垒垒正相似。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氏。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诸葛亮“好为《梁父吟》”,乃有心用世,忧心被谗也。全诗用意在“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力能排南山”,以表三士之勇,是实。“文能绝地理”,以表三士之才,是虚。虚实并举,以表勇士之美,杀之可惜焉!“二桃杀三士”,事在《晏子春秋》:相国晏子路过勇士,三勇士不以礼。晏子向王进言,说是勇而无礼,后恐致乱,不如趁早杀之。并向王献策,即此“二桃杀三士”之法也。诸葛亮有感于此,忧入世之危也!故长为吟咏。所以必察刘备之诚,三顾而后成行,谨慎如此。否则,若半途被谗而死,岂不是半生心血枉费,一生令名全丧矣!

补充:译文:
走在齐国门外想起宴子向齐景公进谗言杀害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位勇敢的人物的情景,宴子向齐景公建议赏赐三人桃子,却只给两个,并说是赏给最有勇气的人,结果三人因为都不肯让步,又觉得这样是不勇的,所以都退回桃子自杀,诸葛亮好为此作,有人认为是诸葛亮赞扬宴子智谋,也有人认为是他在反对宴子进谗言杀勇士的行为,在下认为后者可能性较大,不知各位有何看法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注释】

①齐城:齐都临淄,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城北八里。

②荡阴里:又名“阴阳里”,在今临淄城南。

③累累:连缀之貌。这二句是说三坟相邻,坟形大略相似。

④田疆古冶子:据《晏子春秋·谏下篇》载,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事齐景公,以勇力闻名于世。晏婴因他们三人,“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他劝景公设计除掉他们,景公同意了他的意见,因将二桃赠给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