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中的外公为什么不回国哪?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7:18:28
我研究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时,阅读了《梅花魂》,但有些疑惑萦绕心头,这些疑惑即使参考了“教参”也一直没得到解决,希望有经验的教师给与指导。先谢谢大家了。
问题一:梅花是用来赞美人的。梅花是不屈服的,是坚强的;但外公是随波逐流的,是爱国却又不归国的。请问为什么会认为梅花就是指祖父。我个人认为,祖父虽思乡,虽爱国,但是这并不代表就可以用“梅花”来形容他。
问题二:究竟有什么隐情,使得外公不能回国?难道就是为了保持大抒“思乡”之情,才一定要为“为异客”吗?

这篇文章我也读过,虽然现在我已经读大二了,但仍然是记忆犹新,文章中的作者借“母亲”之口道出了“外公”不能回去的理由:外公的年纪太大了,不能跟我们一起回去了。
不信你翻翻书,时隔九年,我对这句话仍然记得很清楚。

我研究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时,阅读了《梅花魂》,但有些疑惑萦绕心头,这些疑惑即使参考了“教参”也一直没得到解决,希望有经验的教师给与指导。先谢谢大家了。
问题一:梅花是用来赞美人的。梅花是不屈服的,是坚强的;但外公是随波逐流的,是爱国却又不归国的。请问为什么会认为梅花就是指祖父。我个人认为,祖父虽思乡,虽爱国,但是这并不代表就可以用“梅花”来形容他。
问题二:究竟有什么隐情,使得外公不能回国?难道就是为了保持大抒“思乡”之情,才一定要为“为异客”吗?

篇课文为咱们福建作家陈慧瑛所作,以梅花为线索,讲述了外祖父的五件事,从中表现了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学时除了完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基本任务,还必须引导学生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因此,我在教学中确立了以下几点作为教学重难点:

一是第二自然段中外祖父教“我”读的那些古诗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我想,首先要引导学生读懂这些诗句,然后才可能理解外祖父落泪的原因,以及落泪背后难以抑止的思乡之情。

二是外祖父赞美梅花的一段话。这段话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赞扬梅花那种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第二层是说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第三层是对外孙女的勉励,希望她学习梅花的品格。这是揭示中心的重点段落,也是帮助学生理解课题“梅花魂”的主要凭借。
三是课题。《梅花魂》中的“魂”的意思。
没想到,课堂上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对上述三个难点轻松解决,却提出了令我措手不及的质疑问难。
一问:“既然外祖父那么思念祖国,为什么回国的时候不带外祖父一起走呢?”

对这个问题,虽然我引导学生从书中寻找答案:“外公年纪太大了……”但学生却并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