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的父亲叫什么名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2 04:28:17

马鹤凌,1920年生于湖南湘潭。1948年随国民党赴台湾,曾出任国民党台北市党部副主任等职。以于2005年11月1日病故。

附马英九在台湾《联合报》发表了深切怀念父亲的悼文<我的父亲>。

幼年时期 严父良师

父亲多才多艺,文武双全。年轻时作诗填词、撰联作对、弈棋票戏,样样精通,而长、短跑,篮、排球及游泳,亦达当时省级选手水准,在高中与大学更担任学生自治会会长,展现优异的领导能力。

父亲成家后成为8口之家的家长,家中大小工程修缮,也能一手打理。小时候我们住在台北一幢拼凑的公房中,60多人共用一个水龙头、一间公厕,家家要自备水缸与马桶。初期家中桌子、柜子都是父亲用肥皂箱改装的,输水管也是他设计的。

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他对子女的期待却丝毫不打折扣。当同龄的孩子还在玩泥巴的时候,我们就被要求背唐诗、读古文、练书法、做家事、早起早睡。他们从微薄的薪水中,挤出购买伟人传记与世界名著的费用,让我们在艰困中仍能享受阅读的乐趣。父亲的口头禅:“培养读书的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让我们子女终身受用不尽。

记得有一次在台北市议会答询时,我提到“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古训,有议员突然质询:此句语出何典?我立即回答“《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是郑庄公预言他同父异母弟弟共叔段未来下场的话”,当时举座皆惊。其实不是我国学底子好,而是这是我7岁时熟读过的一篇古文。此外,我们兄弟姊妹5人练习书法都在5年以上,日后不论求学或就业,从未在这方面吃过亏,都是拜父母家教严格所致。

除经典教育之外,还有人格教育。我挂在办公室的一副对联“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就是90年前家祖父立安公在湖南湘潭劝世教子的名言。

跑步也是家传

父亲在高中及大学时,均曾在一天之内连获全校400米、800米、1500米及10000米四个第一。比起父亲,我可差远了。我跑万米最好的成绩也比当年的父亲慢6分钟以上,游泳更无法比。我念高中时,暑假有一天贪睡,父亲硬是把我叫起来,带我出去跑3000米,并告诉我跑步是健身最方便、最省钱与最有效的运动,他本人幼年体弱,就靠中学6年勤练跑步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