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税依据的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4:12:07
国税交的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地税的交的是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上面是每月要交的,还有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残疾人保障金,如是租用,还要按租金交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下面的则是一年要交一次的。上面所说国税交什么,地税交什么?是正确的吗?如是的话那他们的交税的依据是什么?都是企业每个月的利润总额吗?那企业每个月的利润总额要一次要那么多的税吗?还要分清国税,地税.

纳税即税收中的纳税人的执行过程,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基本税种
  1、营业税按提供的服务收入5%缴纳;
  2、增值税按销售收入17%、6%、4%缴纳(分别适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生产加工纳税人和商业企业纳税人)
  3、城建税按缴纳的营业税与增值税之和的7%缴纳;
  4、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营业税与增值税之和的3%缴纳;
  5、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营业税与增值税之和的2%缴纳;
  6、印花税:购销合同按购销金额的万分之三贴花;帐本按5元/本缴纳(每年启用时);年度按“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之和的万分之五缴纳(第一年按全额缴纳,以后按年度增加部分缴纳);
  7、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缴纳(各地规定不一,XX元/平方米);
  8、房产税按自有房产原值的70%*1.2%缴纳;
  9、车船税按车辆缴纳(各地规定不一,不同车型税额不同,XX元辆);
  10、企业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以后的利润)缴纳(3万元以内18%,3万元至10万元27%,10万元以上33%);
  11、发放工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交税的多少是根椐发票来的,如国税是按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销项减去进项之后才是应交的税额,所以一般企业都是进项大于销项来避税.再有就是所得税,当然这东东就得看损益表了,看你的利润是多少.所以为什么报税的时候需要企业附当期的报表就在这里.而地税一般是根据企业报表来的,交地税同样也需要企业附当期的财务报表的.

计税依据是指计算应纳税额的根据。计税依据是课税对象的量的表现。计税依据的数额同税额成正比例,计税依据的数额越多,应纳税额也越多。课税对象同计税依据有密切的关系。前者是从质的方面对征税的规定,即对什么征税;后者则是从量的方面对征税的规定,即如何计量。如1984年中国产品税条例(草案)规定的课税对象是列举的产品,而计税依据则是产品的销售收入。有些税的课税对象和计税依据是一致的,如所得税中的应税所得额既是课税对象,又是计税依据;有些税的课税对象和计税依据是不一致的,如房产税的课税对象是房产,它的计税依据则是房产的价值或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