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结构与抗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1:21:24
怎么做??

抗震结构体系是抗震设计应考虑的最关键问题,对安全和经济起决定性的作用,是综合的系统决策。体系的选择要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几条基本原则。

  主要的抗震结构体系
  【编辑本段】

  1.多层砌体房屋。是以砌体(无筋砌体或配筋砌体)抗震墙为抗震结构体系,其中以横墙承重为主的结构体系较有利,承重横墙兼作横向抗震墙,纵向自承重墙作为纵向抗震墙,必要时也可以采用纵、横墙混合承重。
  2.多层内框架房屋。指外墙为砖墙垛(或壁柱)承重,内柱为钢筋砼柱承重的房屋,适用于工艺上需要较大空间或使用上要求有较空旷的大厅的轻工厂房和民用公共建筑等。
  3.底层框架砖房。底层要求有较大空间作商店、服务大厅等,上部则为隔墙较多的住宅或办公楼,是一种上下材料不同、强度和刚度不连续的结构体系,在抗震设计中有较严格的要求。
  4.框架结构。多应用于多层及高层民用建筑和多层的工业建筑,建筑平面布置灵活,易于布置较大房间。但纯框架结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故其层数和高度都受到一定限制。
  5.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纵向和横向布置适当的抗震墙,并与框架结构形成框架-抗震墙协同工作的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比纯框架结构显著减小,故其建筑高度可以高很多。
  6.抗震墙结构。是全部由纵、横抗震墙组成的结构体系,其抗震性能较好,在高层住宅、公寓、旅馆等建筑中广泛应用。

在建筑房屋抗震体系中主要有三种方式:(1)传统的抗震,由增加结构自身的强度和刚度来抵抗地震的能量,属于硬抗震模式,在地震来临时建筑将左右摆动,如果结构自身的强度和刚度不够,建筑将跨塌。(2)抗震+耗能减震,在增加结构自身的强度和刚度的同时加设阻尼器,消耗一部分地震能量,属减震消能抗震(3)隔震+耗能减震,它突破了传统的硬抗震模式,采用自适应和减震耗能的方式,用以柔克刚的理念实现最大限度减小地震对建筑的破坏,可有效降低地震对建筑影响的烈度1~2度,属隔震消能抗震,其建筑称为隔震建筑。隔震建筑在地震时上部结构相对与地面只作左右平移,建筑会保持完整,不会出现跨塌。我国的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也强调了隔震建筑的优越抗震性能,适合重要机关,学校,医院等优先选用。在隔震建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