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闾庙 》和《江村晚眺》的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7:52:11
快啊,在50字以下的。急,就半小时啊!!!!!!!!!!!!!!!!!!!!!

是戴叔伦的吗?

三闾庙
年代:唐 作者:戴叔伦 体裁:五绝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译文]沅水、湘水滚滚向前无穷无尽,屈原遭到奸佞小人打击,不能实现自己宏图大业的哀怨有多么地深。日暮黄昏一阵阵秋风吹起,三闾庙边的枫林萧萧作声。

[赏析]这首诗是写屈原的忧怨的。
全诗以“怨”字为魂。“沅湘流不尽,屈子冤何深。”诗以沅湘开头,既是即景起兴,又是比喻。沅湘是屈原常常咏叹的两条江。骚人的幽怨何所似?如沅湘之水千载悠悠。“不尽”写冤之绵长;“何深”写冤之深重。诗的后两句“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以景载情,悠悠不尽情思尽蕴景中。

江村晚眺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背景】

戴复古是南宋江湖派重要诗人,一介布衣,游历江湖,足迹遍及南中国主要地区。诗人晚眺江边景色,一幅静态画面:落日、平沙、江水、渔船、白鸟,一切似乎凝固了,显得那么宁静而沉寂。突然,人来鸟惊。整个画面动了起来。

【意境欣赏】

江边沙滩平坦柔软,残阳的余辉笼照在上面,一派金红。江水已经退潮,一艘艘打渔船斜靠在岸边。
一对白色的水鸟静静地伫立江水旁,似醒还睡。突然,一个渔人来到江岸,水鸟惊觉,扑啦啦展翅腾起,转眼间没入开满白花的无边无际芦苇荡中。

【诗评】

这首诗在“静”与“动”的描写安排上十分巧妙,色彩运用也恰到好处:黄色的沙滩,斑驳的渔船,深褐色的堤岸,碧绿的江水,青青的芦荡,白色的芦花,洁白的水鸟,在血红的残阳映照下,更显得色彩浓郁,陆离绚丽,耀人眼目。
“照”、“阁(同‘搁’)”、“立”、“入”等动词看似平淡无奇,实际运用的十分准确恰当,使整首诗画面生动起来。充分体现诗人炼字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