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对青少年的害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9:49:41
快点!!!!!

噪音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听觉器官首当其冲。噪音强度越大,对听力危害越重。病人可出现耳鸣、听力减退,以至于造成噪音性耳聋。人们长期在噪音刺激下工作和生活,对身体各部位会产生不良后果。长期置身于强噪音环境,还可引起大脑皮质、交感神经系统、心脏、内分泌及消化系统等组织器官的功能紊乱。如在强烈的噪音环境中进食,胃肠粘膜的毛细血管子发生极度收缩,正常血供受到影响,消化腺的分泌和肠道的蠕动也会减弱,从而出现食欲不振、恶心、消化不良等现象。据测定,声音刺耳的挤压式玩具所发出的噪音,在 10厘米范围内,分贝可高达108,如果这些噪音贴近婴儿的耳朵,久而久之,就有造成他们听觉丧失的危险。

别低估了噪音的危害,专家认为,现代一些40岁的人的听力,远远不如过去60岁老人的听力,主要原因是:他们频繁出入舞场,随身听老挂在耳朵上,连续几小时地沉溺于高分贝噪音环境中,长此以往,听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美国联邦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研究人员分析发现,噪音性听力下降在12至19岁青少年中最普遍,大约有16%受其影响。

怎样区分正常声音与噪音呢?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是0-10分贝。分贝值每上升10,表示音量增加10倍,即从1分贝到20分贝表示音量增加了100倍。人低声耳语约为30分贝,大声说话为60-70分贝。分贝值在60以下为无害区,60-110为过渡区,110以上是有害区。汽车噪音为80-100分贝,电视机伴音可达85分贝,电锯声是110分贝,喷气式飞机的声音约为130分贝。人长期生活在85-9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就会得“噪音病”。当声音达到120分贝时,人耳便感到疼痛。

虽然我们生活在喧闹声中,但不是人人都能察觉。人的耳朵有一种“掩蔽”功能,能自动清除环境噪音,而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声音突现出来。因此,我们能听见站在人群中或公共场所的人对我们的讲话。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境噪音。但这只是大脑的一种“应对”技巧,噪音已经丝毫不漏地进入我们的听管和神经系统,其后果是,强烈和长时间的噪音会破坏声感受细胞上的纤毛。这些纤毛就是我们的“传声器”,随着它们的逐渐被破坏,我们甚至可能失去听觉。长此以往,耳鸣和心悸将接踵而来,并且身体的平衡系统也会因此而遭到破坏。从国际上的一些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生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