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彗星1064年出现过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5:31:19

抑或是公元前1055年吧
----------------------------------------------------------------------
淮南子所说“彗星出”不知是否指哈雷彗星,但是BC1054年正是哈雷彗星的理论回归年;天文学家张钰哲曾有论文说BC1057年哈雷彗星回归,应是计算误差,但是这也可以作为BC1055年武王伐纣的一个旁证。因为76年只是哈雷慧星的平均周期,其到达近日点有一个时间范围,所以《淮南子.兵略训》若是真实事件记录的话,哈雷彗星回归年应在BC1055年。
汉人高诱为《淮南子.兵略训》“东面而迎岁”作注有“大岁在寅”,“大岁”即是岁星,寅次是为析木,其距鹑火次为九年,这正是BC1055与BC1046的时差。“断代工程”将“岁在鹑火”年定为BC1046年,那么如无超辰,BC1055年就应是“岁在析木”。至于是“岁在鹑火”和“岁在析木”那一个是武王伐纣年,则还要看其他证据。《淮南子.兵略训》提出了“岁在析木”年还有“彗星出”的证据,而几乎在BC1055年正好有哈雷彗星回归,这比伶州鸠在《国语.周语上》中提出的证据更可靠。
其实“岁在鹑火”若不特指为武王伐纣年,还是有其特殊的年代意义的,这一年即是BC1046年,在这一年成周已经正式建成,成王又来到成周,并发布《召、洛诰》;若说分野含义,这时的成周其地理位置正与鹑火星次相对应。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后人的记忆由于时空错乱也可能和另一个特殊的年份即武王伐纣年相混淆,这种理解应是同时揭开“岁在鹑火”年和“岁在析木”年神秘面纱的正确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