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得官丞相大还是太师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5:43:05

西周时期,太师是最大的官。“周武王时,周公旦始居之,掌邦治,为六卿之首。”自秦以后,不常置,太师便慢慢成为一个虚衔、封号。
明史 清史稿官职志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正一品。...初沿明制,大臣有授公、孤者。嗣定为兼官、加官及赠官”。
可见太师是一个给少数威望功绩高的大臣的赠官,并无实权。
丞相之置始于战国,秦统一后设左右丞相,汉设丞相。负责管理军事大计或其他要务,掌管军国大权,是除国君之外的权力最大者。以后历朝历代,虽官名有所不同,但权力一直很大。明太祖废丞相,以内阁大学士行丞相权,也相当于丞相。清时以内阁大学士为辅政,内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都唤作中堂,相当于丞相。

论级别一样,都是正一品,论权力,丞相大

太师从春秋以后就成了虚衔,能代表他在朝中的地位,但官位本身只是太子最大的老师(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丞相是主管行政最高掌官,历来有君相之争,历代对相权都有所削弱,朱元璋撤销丞相,后世就没有了。

官阶貌似是太师大。

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