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仿真的模型飞机与真飞机的在空中的感觉不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3:26:29
仿真的飞机空中飞行时,仿真飞机像片叶子一样摇晃,而真飞机却飞得很稳定,但外型上它们只是大小不同而已,为什么有这么明显的差别?
我指的是模型飞机与真飞机在飞行时效果不一样,模型飞机飞得摇摇摆摆地,真飞机却不会。

我还以为您说的是飞行模拟机呢。现在就解决您说的问题吧。

  飞机在飞行中其实是会摇晃,只是飞行员通过飞行管理计算机在不断修正速度和飞行姿态,让乘客感觉不到较大的摇晃。只有遇到例如风切变和晴空激流这类强对流天气才会有明显感觉。以下是他的原理,您可以看看。

  “吹风”是为了检验飞行器的性能

  所谓风洞,是指在特殊管道内,用动力设备驱动一股速度可控的气流,用以对模型进行空气动力实验的一种设备。其最常见的是低速风洞。实际上,它就是一种管道装置,一种人造的“洞穴”。在这个“洞穴”中有一股人造的气流通过。该种人造气流的速度和大小是可以调节与控制的。

  大家知道,决定一架飞机或其他飞行器的飞行性能,如速度、高度等,除飞机重量、发动机推力等要素外,最重要的因素便是作用于飞机的空气动力,而它又主要取决于飞机的外形。在设计和研制飞机时,首先是设计其外形,由此就可以确定作用于飞机的空气动力并推算其飞行性能。因此,在风洞这个人造“洞穴 ”中进行试验,通过观测洞内气流与试验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便可以确定飞行器的气动布局和评估其气动性能。正因为如此,风洞才成为发展航空航天事业的关键设备,研制任何飞机,包括军用飞机、民用飞机以及航天飞机,都必须首先在风洞中进行大量试验,试验飞机能不能飞起来,能飞多高、多快、多远以及其他各项飞行性能等。

  风洞实验的基本原理是相对性原理和相似性原理。根据相对性原理,飞机在静止空气中飞行所受到的空气动力,与飞机静止不动、空气以同样的速度反方向吹来时的作用是一样的。但是由于飞机大多是庞然大物,迎风面积比较大,欲使迎风面积如此大的气流以相当于飞行的速度吹过来,其动力消耗将是惊人的。此时根据相似性原理,可以将飞机“缩小”做成几何相似的小尺度模型,气流速度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以低于飞行速度,其试验结果也可以推算出真实飞行时作用于飞机的空气动力。

  通过风洞实验,可以测量作用于飞船、飞机、直升机、巡航导弹等飞行器模型的空气动力,如升力、阻力等,从而确定其飞行性能;可以测量作用于上述模型表面压力分布,确定飞行器载荷和强度等;还可以进行布局选型试验,即把飞行器模型的各部件做成多套,可以更换组合,选择最佳的布局和外形等等。随着飞行器性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