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问题,详见问题补充。最多可追加至450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4:21:05
我不知道这世界上人们来来往往是为了什么,也不知道那熙熙攘攘争名夺利究竟有什么意义。
我感到了人生的空漠和世界的飘渺,我感到了存在的虚无和名利场的聒噪。
我不向往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因为我知道那纯粹是个田园牧歌式幻想;我也不渴求苏轼的“江海寄馀生”,因为我知道,也许除了死,根本逃离不了人生这个大的牢笼——你们认为呢?或许你们还有其他可以超脱的办法、方式?
不妨一说。
(ps:我不是个懦弱者,不是个神经病,没有忧郁症,我也懂得“父母在,不远游”的道理,更不仅仅个孩子。如果您仅仅想要的是分数,那么就不要回答了,因为我只有450分,谢谢。)
下面说说我的看法:
儒家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意即万物皆为我所用,这是一种征服的态度。
道家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齐一”,意即天地物我一体,这是一种认同的态度。
禅宗所谓“不与万法为侣”,意即从万象中独立出来不受约束,不随其化而化,这是便一种超越的态度。
佛家有则著名的公案,叫“瓶中出鹅”,说的是在瓶中养鹅,鹅渐大而不得出。如今不毁瓶亦不损鹅,问有何法可令鹅出瓶。这就好比生命本真与社会秩序的关系。鹅是人的赤裸躯体,瓶即社会秩序,要么破坏社会纲常,要么扼杀躯体,否则“似乎”是无法超脱的,而这两种方式,前者不可能实现,后者(死亡、自杀)则对人生的存在毫无意义。这也就是我的提出问题。大家作出了各种回答,或是善意的微笑,或是谆谆的劝导,我很感激。那么,出路究竟在哪里?
人之所以陷入困境,大抵不是因为肉体束缚,而是由一切知见引起的本心的迷惑。鹅不能出,仅仅是肉体不能出,而非意识不能出(此处鹅喻人)。倘若意识能出,从本真的层面来看,便可算是摆脱了瓶的困扰。
所以无论是道的齐一还是佛的独立,都可作为超脱的借鉴之方。我尚在门外徘徊,不能明晓当中一二,但路口,大概也就在这里。

人---生而活着就只为二种,名/利,不管是什么人多伟大的人,都是名利逃脱不了.(请你摸着自己的良心,别试图反驳我,因为我说的就是真理不可动摇)即然你自己不甘心做个普普通通的人,那么请相信我,为了名利努力去奋斗.抛弃你曾经幼智的想法,这个世界没有不劳而获定律.如果你要证明别人的想法,说法,做法是正确的,那么你就用实践去证明别人是对的,反之,他们就是错误的.人就一辈子,不会再有下辈子了.如果你现在死不了,那么就好好活着,如果只是赖活着,那不如现在就去死掉.人一辈子就为了名利而活着.而名利就是人活着最大理由.给自己订个小小的人生目标,你就知道这个世界原来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美丽可爱!

人生的意义应该由你自己来决定。

基督和神就是这样而生的
有些人善于思考喜欢追求 比如你 所以心灵需要东西来填补 于是有了那么多宗教信仰 宗教的存在不是他的合理 法律也规定允许宗教信仰就是这样 要不一大群人就会空虚 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但是要完完全全解决你的问题 光有宗教信仰是不够的
要寻求超脱 就要达到无求的境界 所以僧人最求无 但是这个过程本来就是一个追求啊 怎么可能啊 所以成“佛”着少有 当然我是指成为他人心灵中的佛 我不迷信
你要真的超脱没有必要要到那个瓶外 不知道你能不能体会 你厌恶社会的畸形 看多了社会的丑恶 所以你想逃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无须逃 因为他本就对你没有影响 大隐隐于市 你要做大隐的知道么 即身在其中 又超脱其外 在其中是因为其他人认为你在其中 而你早就看破 你自己已在其外
就像佛说心中便是佛 修行不一定非要在庙里面 你觉得社会烦 你为什么会觉得社会烦 因为你是用社会交给你的眼光来看社会 你身在其中 你如果换一种眼光 摒弃以前的思想 抛开他人的看法 社会的丑恶并没有触及你 或者说那个真正的你
我想这不是一下两下就可以说的凊的
建议你多看看唯心和唯物思想的东西 我信唯物的 我觉得唯物更能揭开你心中的谜团 而至于唯心 你就只有死了才能摆脱这个社会了

没想到世上还有和我差不多的人,人生一世区区数十年光景,,我非常不明白人为什么为了名、利。把有限的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