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陋室铭》中,作者认为“陋室”的“陋”与不“陋”不在于陋室本身,而在于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7:10:44
9、《陋室铭》中,作者认为“陋室”的“陋”与不“陋”不在于陋室本身,而在于 。
10、《爱莲说》全文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两个陪衬、三种类型”。作者把 作为线索,将全文连缀成篇;“两个陪衬”是指用 作为莲的总陪衬,接着用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花来写三种人: 、 、 。
12、作者提到诸葛庐、子云亭的目的是什么?

13、文中借用孔子的话来结束全文。翻译全句,并说说作者想借孔子的话表现怎样的中心。
(1)文中与“自李唐来,世人爱牡丹”相照应的句子是: 。
(2)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 。
16、作者在文中借“莲”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
17、《爱莲说》一文赞扬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18、学习了《陋室铭》,我们看到了作者刘禹锡那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那么是不是说要想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必须放弃物质上的需求呢?

9 主人的品德修养
10 爱莲 水陆草木之花 菊 牡丹 隐逸者 富贵者 君子者
12 以古时名人雅士自比
13 孔子说:“这有何简陋?”表现居室主人(即作者自己)气质高雅,不以房屋简陋而显得人鄙陋。
(1)晋陶渊明独爱菊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6 梅花 喜欢它凌寒独自开的坚毅高洁
17 在社会中,有时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甚至为形式所迫顺应潮流。但是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人生准则,不能盲目跟从。如果不能改善别人的行为,至少要独善其身,像莲花一样洁身自好。拒绝与德行有偏差的人来往,防止“近墨者黑”;相反的,要像莲一般从“墨”中脱离,脱颖而出。
18 没有必要。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是对物质需求的淡漠,而有意识的放弃物质需求则成了对物质生活的一种执著。物质需求对于任何人的生存生活来说,也是必要的。只要不致力于争名逐利而是修身养性,就可以看作是安贫乐道的生活方式。

1作者的品德高尚
2逃避现实的人,追求名利的人,品德高尚的人
3进行对比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