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6:48:40
他身在国民党心在八路军,由于心态向着八路军了,蒋介石给他个外号:七路半。差半截就变八路了

傅作义,字宜生,时任绥远省主席,35军中将军长

“七路半”这个称呼,原因众说不一。有讲这个说法最初来自日伪,因为傅军作战比较积极,一些战术作风类似土八路。这一点给日军的情报系统造成了相当的混乱。萨曾在日本看过一份华北地区共产党军序列资料,日军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把傅作义部下的三十五军,新编第三十二师统统划给了共产党,若老蒋看见不知该作何想法。傅作义在抗战期间比较亲共,可能也是一理,1938年他曾经大量接受共产党员入其部队工作,借鉴其政治工作和作战方法,当时傅部只有两个师,两个师的政治部主任阎又文,康保安竟然都是共产党,虽然后来傅作义和共产党打了两年多内战,且一度被共产党恨得咬牙切齿,但香火情未断,绥远和平起义,这两位都是傅作义方面的代表呢。此外一个原因大概是因为傅军从上到下作风简朴,傅作义本人布衣粗食,在国民党高级军政人员中比较罕见。从正统的国民党官员眼里看来,这就有点儿象共产党土八路了。杜聿明曾经在国防部高参郭汝瑰家看到一个有洞的沙发,于是猜测郭是共产党,原因是国民党里面没有这么朴素的。

这样一来,傅作义所部被叫做“七路半”倒也情有可原。

战中打出来的名将名军,傅作义的本钱,打的聂帅找不到牙,毛泽东发誓要洗“奇耻大辱”,让毛的三线四城计划变成笑料。军纪优良,也有很好的装备。抗日战争中曾被称“七路半“军。同样在偏僻贫瘠的地区,傅部队的战斗力强于该地区的共军部队。在华北48年底还敢孤军在北平张家口间来回溜达,视华北共军几个兵团如无物。可见其在华北的嚣张。
可见,部队的战斗力和党派性质关系不大,关键还是在训练、打仗和给养。

“七路半”,是国民党军中对华北傅作义部队的一种独特称呼,意思是虽然傅老总不是八路,也就差一点儿了。 傅作义

傅作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