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生物遗传为什么不遵守孟德尔分离定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8:10:17

分离规律是建立在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发生的同源染色体分离这个现象上的,那么则必须要有同源染色体才可能出现基因分离规律

原核生物的DNA只有一个,而且是环状的大分子,属于单倍体,在分裂的时候,DNA发生复制,只能产生两个相同的分子。。。所以,就没有基因分离规律存在的基础,(两条同源染色体) 所以当然不会遵守这个规律。

遗传学的两大定律:
1。基因的分离定律。
杂合体中决定某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彼此分离,互不干扰,使得配子中只具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从而产生数目相等的、两种类型的配子,且独立地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就是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也就是说,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

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研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曾花费了几年的时间研究山柳菊,结果却一无所获,后来改为研究豌豆,设计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并将数学统计的方法引入杂交实验,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尽管孟德尔的成功经验有很多,但其中首要的一条就是选择了豌豆这一正确的实验材料。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观察豌豆花的结构,介绍豌豆花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进行设问: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避免豌豆自花传粉并进行成功的杂交实验?从而引出杂交实验的步骤:为避免自花传粉,必须进行人工去雄,因为是闭花受粉,人工去雄的时期应该在花蕾期或花成熟前进行,为保证去雄后的豌豆花杂交按实验的要求进行,还要进行人工套袋,以避免其他的花粉受精,最后进行人工传粉才算基本完成杂交步骤。对这些杂交步骤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受精作用。

选择一对相对性状作为杂交实验的起点,是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另一条重要因素,也是学生应该重点理解和掌握的实验单一变量原则。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代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表现出两个亲本的性状,而只表现出一个亲本的性状,但F2代中表现为性状的分离,这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说的重要环节。孟德尔正是观察到F2代出现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