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和文宣王庙有什么关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2:21:33

其实都是孔子庙。孔庙,又称夫子庙,通常称为文庙(夫子庙往往专指南京夫子庙,孔庙的另一种含义则是专指孔子故里曲阜孔庙),本是中国纪念孔子,供后人祭祀孔子的庙宇式建筑。
孔子殁,弟子心丧三年,庐於墓旁者百余室,因名其地为「孔里」,并各植树一棵,又名「孔林」。孔子后裔承继其儒学,为名相、博士、大儒,现在台湾之孔德成先生,为其七十七世孙,孔子人格伟大,至公无我,是教育家、哲学家、亦是政治家。 孔子去世后,历代帝王为彰显对孔子的尊崇,不断追封追諡。

东周 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年) 鲁哀公 尼父
西汉 元始元年(公元元年) 汉平帝 褒成宣尼公
北魏 太和十六年(492年) 北魏孝文帝 文圣尼父
北周 大象二年(580年) 北周静帝 邹国公
隋朝 开皇元年(581年) 隋文帝 先师尼父
唐朝 贞观二年(628年) 唐太宗 先圣
唐朝 贞观十一年(637年) 唐太宗 宣父
唐朝 乾封元年(666年) 唐高宗 太师
武周 天绶元年(690年) 武则天 隆道公
唐朝 开元二十七年(739年) 唐玄宗 文宣王
宋朝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 宋真宗 玄圣文宣王
宋朝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 宋真宗 至圣文宣王
元朝 大德十一年(1307年) 元成宗 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朝 嘉靖九年(1530年) 明世宗 至圣先师
清朝 顺治二年(1645年) 清世祖 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清朝 顺治十四年(1657年) 清世祖 至圣先师
中华民国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国民政府 大成至圣先师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因此称孔庙为文宣王庙,明以后称为“文庙”,相对“武庙”(关帝庙、岳飞庙)而言。河南府文庙始建于元代,重修于明嘉靖六年四月。文庙建筑布局严谨,由南向北做台阶式上升、沿中轴线向两边展开。布局规整,层次分明。为传统的宫殿式建筑,极具观赏和旅游价值。河南府文庙始建于元代,重修于明嘉靖六年。整个建筑布局严谨,正南为琉璃陶朔彩龙壁,向北依次是棂星门、辟雍、水池、石桥、戟门、大成殿、后殿,属我国传统宫殿式建筑。
是国内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