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的危害”的文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1:32:52
急急急!!!

烹调与预防食物中毒,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按照国际通用的黄金定律和我国颁布的“五·四”准则,能显著降低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的危险。具体做法如下:
1、选择、使用经安全处理的食品或原料:在购买食品时,认定你所购买的食品(特别是一些熟食制品、定型包装食品)是否新鲜,防护是否符合卫生要求,是否按特定的贮存要求存放;当你认为食品的品质有问题时,绝对不要购买食用。例如,选择已加工消毒的牛奶而不是生牛奶,选择已用紫外线照射过的新鲜或冷冻的家禽畜肉等。
2、烹调食品要熟透:未经烧煮的食品通常带有可诱发疾病的病原体,特别是家畜、家禽肉类和牛奶,只有彻底烹调才能杀灭各种病原体,而且加热是要保证食品的所有部分的温度至少达到70摄氏度以上。从卫生角度看,广东人喜欢食用骨头尚带有血丝的白切鸡等是极不安全的。
3、立即食用煮好的食品:食用在常温下已存放4至5小时的食物极不安全,这是因为烹调好的食品冷却至室温时,微生物就开始繁殖,放置的时间越长,危险性就越大,微生物繁殖到一定的数量或繁殖过程中产毒可致进食者中毒,所以趁热进食刚煮好的食品可缩短微生物繁殖时间。
4、精心储存熟食:如果必须提前制备食品或吃剩的食物想保留4至5小时以上,贮存的温度必须在 60摄氏度以上或以最短时间降至10摄氏度以下,这样可减慢微生物的繁殖速度。日常生活中常见这么一种错误,即把大量剩余、尚未完全冷却的食物放在冰箱中保存,然而,其食物的温度还很高(10℃以上),微生物仍可乘机繁殖。
5、彻底再加热熟食品:将食品的整体再次加热并保证食品所有部分达70摄氏度以上,这样可以杀灭储存时增殖的微生物。但当你发现熟食品严重变质时,则应弃去,因为一些微生物产生的毒素靠加热是破坏不了的。
6、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这种情况往往是大意、或不良习惯造成,如烹调操作时先用刀、砧板处理熟食,用盛过生食品的容器装熟肉,手接触过生食品后再摸熟食,冰箱存放食品时生熟混放,这样,造成了二次污染。
7、反复洗手:在处理食品或进餐前都应把手洗净,尤其是在给小孩换尿布,上过洗手间、抚摸过不洁物品 (如钱币、宠物)之后;烹调过程中,每次用手接触过生食品后要接触熟肉与熟食品有关的物品时,也必须洗手:当手上有伤口与食品接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