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企业员工培训与企业发展 研究现状 急急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8:39:48
论文开题报告用的
以及 研究中小型企业员工培训与企业发展的目的和意义

给你抛个砖头吧!自己发挥吧
没有培训,企业也没有发展,就像广东的流水线生产作业,永远是低价值。

中小企业现状:
1、技术创新能力不高
中小型企业一般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通常以成熟技术为主;大部分技术成果属
于再次开发,自主开发的核心技术少。客观上是因为利用国外成熟技术的新产品容易得到市场认可,而自主创新技术受市场开发能力的限制,进入市场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在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中,模仿技术和购买专利技术这类利用外部技术来源的比例较大,自主研究开发和联合开发较少,购买国外专利的数量也远大于购买国内专利的数量。这种一味模仿、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技术含量较低,进入门槛不高,很容易陷入“模仿别人又被别人模仿”的境地,长期处于市场追随者甚至落伍者的地位,从而导致企业的产品市场空间狭窄,经营环境多变,随时可能被淘汰。

2、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不足
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能力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投入水平低。我国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创业企业,大都以科研院所和大学的长期研究成果为基础开发产品的,一旦投入生产后,研究开发方面的投入很少。以中小型高技术企业为主的医药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为例,这两个行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2.6%、2.5%,与整个制造业的平均水平基本持平,而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的这一比重普遍都在20%以上。

3、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尚待解决
研究开发投入水平低,虽然与资金来源有关,但更与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的产权制度有关。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国有民营”科技企业仍是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的主体。由于脱胎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它们与母体的产权关系往往难以理清。随着这些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不成熟的产权制度必然极大地制约企业的投入水平和创新热情。近年新成立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虽然开始按照公司制或合伙制的企业制度组建,产权大多是明晰的,但尚缺乏解决合作伙伴之间矛盾的技术安排,往往导致不少企业“散伙”或另起炉灶。这表明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大背景下,新的企业制度尚需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磨合才会变得完善起来,才能够真正发挥激励技术创新的作用。

4、创新产业群还未形成
技术创新需要合作,如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