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最后一段为何说“仰望”呢,它有什么内在的含义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7:32:47
有个流浪街头的老婆婆,几乎每天黄昏时分都会在我家附近一条小巷子边上的一张废弃沙发上坐着、喘息着,灰白的头发胡乱地用草扎着,浑身上下脏得“像苍蝇的家”(我女儿的语言)。我常常会买一个面包或一袋牛奶给她,她总是面无表情地接过去,开始我有点恼,起码你老人家也得给我一个反应,比如点头或微笑什么的,后来,我也习惯了,心想如果她反应强烈,又是跪又是谢的,我反而承受不起,反而给自己平添许多压力。我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彻底的好人,我只能做力所能及、举手之劳的好事。
有一天,我心血来潮带着读四年级的女儿一起去看那老婆婆,想培养她的爱心。当女儿小心地走过去,羞涩地把面包递给那婆婆时,老人家惊喜地笑了,虽然表情绽放得有点古怪,但我看到她眉宇间有舒展的阳光,但这只是刹那间的事,那老太太伸出的手不是去接那面包,而是要去抚摸我女儿的脸,这下可把小女给惊吓得尖叫起来,扔下面包,迅速脱身……我担心老婆婆受到什么刺激,便一个人上前问她:“你没事吧?”她却仍然看着躲在不远处的我女儿,招着手说:“如果我有个孙女该多好!”先是重复着,渐渐声音小了,像喃喃自语,然后目光又黯淡下来。正值华灯初上,我心里有点痛,因为我无能为力,我们不能满足老人家“抚摸”亲人的要求。
当我把掉在地上的面包捡起来重新交到老奶奶的手上时,我看到了那双千疮百孔奇丑无比的脏手,也许它也很温暖,但我女儿害怕它,其实,我也害怕它,我没有勇气说:“奶奶,那你摸摸我的脸。”
回家后,女儿第一件事是去洗手。我没有怪她。其实我也洗手了,因为我动了那老太太的背包,一个黑得发出油光的包。女儿有点惭愧地对我说:“老爸,对不起,我真的只能爱到这里。”我抚摸着她的头,不知说什么好。最后我如实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也办不到,如果那老人要摸我的话。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爱心,很多时候只做到点到为止,我们可以是一抹免费的阳光,如果做不了伟大的可以照耀每一个角落的太阳,那就学会* 仰望 *吧,是的,除了同情,我们还可以敬仰,敬仰一些我们办不到的事和比我们更好的人

仰望,在这里指的是只可感叹、尊重、敬仰却做不到的事实。
我们崇敬那样的人和事,视其为高尚的壮举。但是,能力和慈善有限,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有“点到为止”。说明我们的所谓善心,还远远不够,还远远达不到“高尚的施舍”的标准。
所以,我们只能“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