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书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6:03:40
要明确.

校书,清 袁赋诚《睢阳尚书袁氏家谱》:“九世枢(袁可立子),校书四种,闲中偶录诸书。汉有校书郎中,三国魏始置秘书校书郎,隋﹑唐等都设此官,属秘书省。
  校勘书籍
  清 袁赋诚《睢阳尚书袁氏家谱》:“九世枢(袁可立子),校书四种,闲中偶录诸书。”

  古代官员
  汉有校书郎中,三国魏始置秘书校书郎,隋﹑唐等都设此官,属秘书省。

  乐伎歌伎
  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薛涛,蜀中能诗文的名人,时称女校书。后因以"女校书"为歌女的雅称。亦省称"校书"。 此处说的乐伎、歌伎,与传统意义上的妓女不同,他们主要工作是演奏配乐、唱歌跳舞,亦有时兼而卖身。
  巴金的《家》中也这样提到:“在祖父自己的诗集里也曾有不少赠校书的诗句,而且受他赠诗的,又并不止某某校书一个人。”

只听过校书郎
校书郎
官名。掌校雠典籍,订正讹误。东汉朝廷藏书于东观,置校书郎中。后魏秘书省始置校书郎,唐秘书省与弘文馆皆置,宋属秘书省,辽属秘书监著作局,金、元属秘书监。元并掌鉴定书画。明清废。
东汉 时,征召学士至 兰台 或 东观 宫中藏书处校勘典籍,其职为郎中者,称校书郞中(亦省称校书郎);其职为郎者,则称校书郎。 三国 魏 始置校书郎官职,司校勘宫中所藏典籍诸事。 唐 以后历代因之。 明 以后不置。《后汉书·梁慬传》:“校书郎 马融 上书讼 慬 与护羌校尉 庞参 。” 王先谦 集解“盖中郎、侍郎、郎中,通谓之三署郎,校书郎中本可省称校书郎,犹尚书仆射之省称尚书耳。”《后汉书·杨终传》:“ 显宗 时,徵诣 兰台 ,拜校书郎。”《魏书·律历志上》:“中坚将军、屯骑校尉 张洪 ,故太史令 张明豫 息汤寇将军 龙祥 ,校书郎 李业兴 等三家并上新历,各求申用。” 唐 元稹 《赠三吕校书》诗:“同年同拜校书郎,触处潜行烂熳狂。”《宣和遗事》后集:“遣校书郎 卫肤敏 为贺生辰使。”

明清以后,一些略有文化的艺妓,也可雅称呼为校书。

官名,校书郎的简称。

古代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