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清平乐 六盘山》中“ 望断南飞雁”怎样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7 18:05:07
同题
望断是望到看不见的意思。这次北上抗日的行程终于快要结束了,诗人这句望断南飞雁应怎样理解?

急啊~~今天就要答案,速度!!!

这是毛主席1935年10月写下的。望断是望到看不见的意思,这是原意。

开篇就是:“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这是说,秋高气爽,万里无云,仰头望南飞的大雁直到飞到天际,可以看出此时毛主席的心情是相当好的,相当自信,

背景是:
毛泽东在一九三五年九月中旬率领中央红军进入甘肃省南部,十月上旬,突破敌人的封锁线,打垮了敌人的骑兵部队,胜利地越过六盘山。

另一层意思:1935年与张国焘的红四方军决裂后,张国焘背叛党中央南下,毛主席早说过红军南下没有出路,这句词也有他对红四方面军的那种惋惜,那种依依不舍(毕竟是红军的革命力量),从后来红四方面军失败后,毛主席对重新寻找中央红军的徐向前等同志的友好惋惜态度就可以看出来。

毛泽东《清平乐 六盘山》写于1935年9月(一说为12月)
“望断南飞雁”隐射 张国焘1935年9月擅自率8万红军南下,公开分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自行成立党中央。

盛大

摆脱国民党

我第一次能够说出秋天之美的文字,恰恰就是《清平乐·六盘山》的这头二句。首先是音韵之美吸引了我,接着才感受到画面之美,逐渐还觉得了气味及光影之美,以及“雁”这个字的美;后来又在古诗词中不断读到类似的感受。如秦少游的“目断征鸿南去。”潘岳的《秋兴赋》中的:“雁飘飘而南飞。”以及李白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心酣高楼。”甚至王实甫《西湘记》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其中最动我心的是王实甫的句子。但不知怎的,或许是先入为主吧,或许是毛诗在此所写秋景的空阔天空以及所注入的某种神秘悠长的浩然之音,我至今对秋天的感受仍基本是从此出发的。后来读了些西方文学,破了自己的一些汉风之境又当别论,暂此不赘

在北京麋鹿苑的护生壁画上,有这样一首描写大雁的诗,为唐代诗人陆龟蒙所写:“南北路何长,中间万弋张。不知云雾里,几双到衡阳。”寥寥20字,既批评了捕杀大雁的绝情之人,又道出了鸟类迁徙的一定规律:秋雁南飞到衡阳,这是古人的观察结果。翻阅有关资料,果然,在湖南衡阳市南0.5公里处,有一山峰,名回雁峰。据清同治年《衡阳县志》记载:“南雁飞宿,不度衡阳,故峰受此号”。唐代文学家王勃也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