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民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6:36:10
一首“民歌”指的是什么
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余光中《民歌》一首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河

风 也听见

沙 也听见

如果黄河冻成了冰河

还有长江最具母怀的鼻音

鱼 也听见

龙 也听见

如果长江冻成了冰河

还有我,还有我的红海在呼啸

醒 也听见

梦 也听见

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

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

从A型到O型

哭 也听见

笑 也听见
《民歌》在整体表现结构上用了民歌的形咏,但在语意的表达上却增加了欧化的色彩。把《民歌》中的诗句,一句句提炼出来了,就其句型而言,颇似洋腔,你可以对为译成英语。如在诗中反复咏唱的

风,也听见

沙,也听见

龙,也听见

鱼,也听见

醒,也听见

梦,也听见

哭,也听见

笑,也听见

但就其内涵而言,却又是古色古香的国调。风与沙的对应,寓示着自然。从高原到平原/鱼,也听见/龙,也听见诗中“鱼”的出现,不由使人联想至博物馆里陈列着的原始河姆渡时期,那条印在瓦盆上的鱼。“龙”毫无疑问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而,据一些学者考证,龙形是由鱼形变化而来的。无疑“鱼”和“龙”的意象,象征着历史,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长长的历史渊源。

从早潮到晚潮/醒,也听见/梦,也听见 无不喻示着民族的声音时刻都在。“从A型到O型”“A型、O型”是人的血型,每一个人“哭,也听见/笑,也听见”中华民族的文化不仅是在血液且已深入骨髓。尽管诗中有“还有长江最最母性的鼻音”纯系洋腔的句子,但这丝毫不能减弱诗人所洋溢的强烈的追慕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愫。诗歌语言极具浪漫,如“还有我,我的红海在呼啸”。以红海喻血,比喻大胆瑰丽,激扬豪迈之情溢于言表。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