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婚礼的程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1:13:57
我想知道汉朝婚礼的程序,谢谢~!!
如何进行汉朝婚礼~??

在农村,一般举办汉代婚礼往往在村里的祠堂(南方居多),是新人婚礼的主场

  行醮子礼、沃盥礼……整个过程礼乐相和,锦绣霓裳。

  在去年的长乐市金峰镇东卓村里,新郎卓协、新娘陈珠仙以我国古代周朝制度婚礼程序举行了一场婚礼。据说,这两位新人,都是“福建汉服天下”组织的会员,本着对传统文化的深爱,他俩打算将婚礼打造成周朝婚礼。这场婚礼的华夏礼仪始于周朝,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3000年前的先秦时代。看看这场特殊的婚礼究竟是怎样的:

  3时10分:醮子礼

  随着司仪宣布醮子礼的开始,新郎父母正襟端坐,新郎向父母行拜礼。父亲赐酒,新郎接受赐酒一饮而尽。

  醮子礼是周朝制度婚礼程序的第一步,父亲还得向儿子说一些鼓励的话,才算结束醮子礼。

  3时30分:送贽礼

  新郎拜别父母后,来到新娘家。他手上还捧着一尊铜雁,这是做什么呢?原来,这是贽礼,要送给新娘父母的。贽礼是指拜见时赠送的礼物,而女婿以雁为贽礼,是表示今后对新娘要诚信和尊重。

  虽然新人父母仍穿着平时的衣服,但新郎新娘着装是汉服。千万别以为汉服是指汉朝时代的服饰,而是说古汉族的服装。

  5时:正婚礼

  昨日的婚礼也算古今结合,新娘家人还以当地风俗举行了一些仪式,只到5时,正婚礼才正式开始。正婚礼是在新郎家举行的,由于场地有限,放在村里的祠堂举行。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新郎新娘朋友——“福建汉服天下”的会员们,以朗诵一首《诗经,周南,桃之夭夭》作为给新人的祝福。古筝曲《梅花三弄》也回绕在祠堂里,让人仿佛真的回到了3000年前的周朝。新人红巾相牵,缓缓来到正堂。

  5时10分:沃盥礼

  司仪高声说,“赞者入席。”赞者是什么?一打听,原来赞者是指新郎的长辈,也是“福建汉服天下”的会员。他坐在正席当中,在新人进入正堂后,他开始将酒倒入酒杯中,等待新人入席。

  汉族传统礼仪非常强调洁净,而所谓的沃盥礼,是指伴郎(古人称御)、伴娘(媵)分别为入席前的新娘、新郎浇水盥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