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南北朝 以上顺序排列对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0:19:47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南北朝 以上顺序排列对吗?

正确的排序:

西晋 东晋-十六国 南北朝

东晋和十六国,应该是并列的,代表同一时期长江南北的不同性质的政权。
(东晋为汉人政权,十六国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东晋王朝(公元317年—公元420年)是由西晋王室后裔在南方建立起来的小朝廷。
五胡十六国时期(公元304年—公元439年)(有时包括蜀地)在西晋灭亡到北魏统一华北期间的时期,当时南方则为东晋时期。“五胡”为匈奴、鲜卑、羯(匈奴分支)、羌和氐。

不能说是错的,但是这个时间其实是有交错的
西晋265-316,统治区域包括当时的全国,被十六国中的汉(前赵)所灭。
东晋317-420,统治区域包括当时的淮南地区,但前期不包括四川,中后期在桓温刘裕等人的北伐后增加了四川,山东河南南部。被南朝的宋代之。
十六国304-439,统治区域大致可以认为是东晋疆域以外的原西晋领地。其中攻伐十分复杂,一般认为开始于304年刘渊在晋阳称帝,建立汉国,结束于439年北魏攻灭北凉。
南北朝
南朝420-589,起自刘裕废晋帝自立,建宋。结束于589年隋灭陈。
北朝386-581,起自拓拔圭于平城重新建立代国(即北魏),结束于581年杨坚废北周静帝自立,建立隋朝。

不对,太笼统了。十六国是指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南燕、北燕及夏等国,还有代国、翟魏、冉魏、西燕、谯蜀等国,十六国是个笼统讲法,其实那时有近30多个国家先后出现。这时的历史排列是西晋、大成(后改汉,史称成汉)、大汉(316年灭西晋。后改赵,史称前赵),前凉、代国、东晋、后赵、前燕、冉魏、前秦、后燕、西燕、后秦、西秦、后凉、北朝魏、翟魏、南凉、北凉、南燕、西凉、谯蜀、大夏、北燕、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北朝齐、北朝周、南朝陈。

对的,先是五胡乱华,然后才形成了南北割据形式的南北朝。

对的!
夏、商、周、秦、东西汉
三国、两晋(西、东晋)、南北朝
隋、唐、两宋、元、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