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打招呼的基本礼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9:07:48
我们公司是服务行业(高尔夫球场),现在领导要我出一个见面打招呼的基本礼节的培训 可是我不太懂需要些什么?
领导说主要是见面打招呼的顺序,该跟谁打招呼,怎么打招呼等等 就很基础就可以了,主要是领导跟客人还有一些员工本身之间的打招呼的礼节!
谢谢!如果有满意答案追加100分!

(一)称呼礼节的要求

  1.称呼要看对象

  对不同性别的人应使用不同的称呼。如对姑娘可称“小姐”、“小姑娘”,对男士可称呼“先生”、“师傅”、“同志”等。

  对不同亲密关系的人使用不同的称呼。如对亲密度很高的人可以称呼小名、绰号等,对亲密度低的人则不适宜。对不同国籍的人采用不同的称呼。

  2. 称呼要看场合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对方的称呼都是与其环境相对应的正式称谓。例如一位姓陈的先生,在下级向他汇报工作时称他“陈书记” (他的官衔),同事和他交往时称“老陈”,年轻的工人在车间里称呼他“陈师傅”,他的亲密朋友在与他私人交往时称呼 “陈大哥”,妻子在家里称呼他“当家的”,有人对他不满时会称他“姓陈的”。

  3. 称呼和身份、修养有关

  例如一个农民对一位风度翩翩的男士不会称呼“先生”,而多半会按照自己家乡习俗亲热称呼“大哥”之类,在这里他没有考虑到称呼的时宜性。

  (二)对不同对象的不同称呼

  对男士的称呼:最普遍的称呼是先生,表示严肃的态度和对于对方的尊重。

  对女士的称呼:未婚者称小姐;已婚者称太太、夫人;不明确者称女士。表示对女性的尊重,表明了对方的社会地位。

  对身份高的人的称呼:在官方场合要称其职衔;对有学问的人称呼学衔;对有世袭头衔的人称呼头衔。

  一)招呼的基本要求

  1.得体

  中国人见面较喜欢互相问候,而且越是先问候别人,越显得热情、有教养,知礼、明礼。例如工作中最普遍的是“你好!再见!”等话,有时再加上一句恰当的称呼,如:“王师傅,您好!”“李老师,再见!”就会显得亲密。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变化,招呼、问候的语言愈丰富,但其中最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主动的态度。

  2.适度

  (1)与场合相符。选择招呼的方式、语言要考虑环境、场合因素,生活场合、关系密切的人之间可以运用轻松、随意的招呼方式和语言,而在工作、社交乃至国际交往中就应该选用较正式的招呼方式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