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构图方式有哪几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2:27:15

根据主体物的分布与组合可分为圆形构图、“S”形构图、三角形构图、四边形构图、丁字形构图等。无论什么样的构图形式,皆以对称或均衡求得统一。

构图----中国画称为“章法”、“布白”,是创作一幅画的关键所在。谈到“章法”,首先就要“取势”,所谓“取势”,就是取自然界中(物象)最具有“气韵”的那一部分,及生命之所在。那么,如何才能反应气韵呢?构图是关键。对于初学国画的人来说,我们常用中国汉字的五个字作为形象的比喻,便于理解,即:之、甲、由、须、则。中国方块字就是一幅“布白”的体现。如何运用呢?下面浅显的说明作为启示。
首先看“之”字,“之”和 S形有相同之处,适合表达物象的“动态”,如藤本的多变和人视觉上有感“动态”的效果,表现的墨色(物象)呈之形。因而使得布白呈多变的形状,画面美而活,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意味。之字形构图,整体性好、连贯性强,有动感。但也要注意易出现的问题,如布白相等,重复使用之字形状,主题过中等现象。
“甲”字形构图:是表示画面上部较重、较密,下部较轻、较疏的物象表达,从视觉上来看会有头重脚轻之感,所以这类构图也称为“造险式”构图。问题是如何“化险为夷”,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下部物象的表达尤为重要。如:枝干的穿插,和小生命等运用,则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平衡中求平衡,先造险、后破险,亮相的部分尤为重要。
“由”字形构图:和“甲”字形构图则相反,是下部重而上部轻。这类构图平稳、大方,是常见的构图方法,初学者以此练习为好。尤其在技法阶段比较容易入手。同样,往上延伸的物象不宜过中、过直、或于纸边相平行。也应走边线、多穿插、巧布白,并留有大面积的变化空间。
“须”字形和“则”字形构图则是一种左轻右重式或左重右轻的构图。开合分明;主次明了,具有气势。无论物象聚左还是聚右,其布白空间都应有大的、如云似的变化,方不呆板。同样,亮相部分是物象的延伸或意境的表达,均应顾盼生情、相互呼应。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种“包合式构图”则更为概括而显高古。此法“以虚当实、虚实互生”,笔简而意赅,是一种书卷气更浓的“简笔”画法。清*“八大山人”多用此法。
构图开合分明,一物多用,空而不空,主笔枝干不就是一块巨石吗?此构图中还须加入什么呢?因为它已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