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只有三个半的经济学家是谁说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8:39:41
如题

谁说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恐怕是中国并未有真正的经济学家,就像中国篮球,你在亚洲拿冠军,并不能说明你是世界第一一样。

个人以为,所谓“家”,应该是对某一领域有重大贡献的人,以学界而言,就是应该对经济学理论有贡献的才能当这个名号,遗憾的是我国在这个标准上还没有人可以名正言顺称之为经济学家。

什么什么家,我们当下舆论也许是滥用了,不是混个脸熟,上上电视的,就能当起“家”这个词的。

那一楼你说,什么是真正的经济学家?难道是获诺贝尔奖的?
跟国外的经济学家的这种对比意义并不是很大,曼昆的经原到了中国根本就不适用,还得由卢峰教授再改写一本中国版的经原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讲,你能找到更好的培养经济学家的途径吗?当然假设中国教育体制维持现状的前提下
有人也认为林将是中国第一个获诺贝尔奖的人
吴敬琏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人,那不能算纯学术的大家,在一个政治化倾向的研究机构中,做到符合事实上次优的决策也只能是他们,纯学术或许能有几个称得上真正的经济学家,但说中国经济的现状跟这些人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

马演初、孙冶方,南汉宸,半个就是郎咸平 出自一篇“经济学家的良心”的文章.不知道谁写的。

2006年一篇《中国合格的经济学家不超过5个》的文章将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推上了风头浪尖。 尽管此后丁学良特别强调自己的评论一不是出于个人恩怨,二不是有意伤害任何人,但他所提出的观点,外界评价仍然褒贬不一

林毅夫怎么说也是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这因该算是个经济学家了吧..白度大哥别乱说吧.

中国的经济学家真不咋的,今天中国经济搞成这样他们要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