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的全文节奏停顿及其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1:10:19
急需

《小石潭记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原因:根据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语来划分节奏。

作品简介:
《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全文对小石潭的整体感觉是:忧深冷寂,孤凄悲凉。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芮城、运城一带),柳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想,文学作品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代表作有《黔之驴》、《捕蛇者说》、《永州八记》及绝句《江雪》等。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乎 , 不 可 /知 其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