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有关京剧的名人名曲的资料,帮忙想一个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5:25:38

裘盛戎 裘氏家族

父亲为名净裘桂仙,是清末民初京城闻名,讲究唱法、吐字饱满有力、发音一丝不苟的铜锤花脸,也是京胡名家,曾多年为谭鑫培父子操琴。
裘先生之弟裘世戎,自小便受到了父、兄影响,入科后,在老先生们的精心培育和裘盛戎的帮助下,进步很快,既能唱铜锤花脸戏又能演架子花脸戏,是“世”字班里的当家花脸。经常上演的剧目有《大·探·二》、《草桥关》、《锁五龙》、《恶虎村》及《大战宛城》等戏。他的唱、念、做以及扮相、风度都酷似其兄,只是嗓子略逊于盛戎,与其父、兄一起,被人们称为“裘门三杰”。解放后,长期在云南京剧团工作,现已去世。
裘盛戎长子裘鸣,后改名裘少戎,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师从孙盛文等老师,舞台形象嗓音酷似其父,曾与谭元寿、王玉敏等名家合作过《失空斩》、《打龙袍》等剧目,在”纪念裘盛戎诞辰80周年”的活动中,抱病参演,颇受好评。1996年,因患肺癌恶化,在京逝世,年仅39岁。
少戎之子裘继戎,工铜锤花脸,毕业与北京戏曲学校,现经常活跃在京剧舞台上。
裘盛戎的长女裘红,幼年即入中国戏曲学校学戏,主攻青衣,师从于玉衡等老师,演过《二进宫》、《玉堂春》等剧目,曾在北京京剧院工作。
裘盛戎五女裘芸继父音韵,自幼酷爱京剧,近年来常以票友身份粉墨登场,活跃于当今票界,颇受好评。

艺术经历

裘盛戎八岁开始从父学戏,父亲的严格要求,为裘盛戎后来的艺术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12岁,他就学会了20多出戏,进富连成科班时,本该轮“世”字科,因他带艺入科,升一级,按“盛”字排。在科里,经肖长华、孙盛文、王连平等教导,艺事更加精进,不久便有许多观众喜欢他的戏。当时科班上戏规矩,大轴是武戏,倒第二是生旦戏,他的戏如《探阴山》等则常破例放在压轴。
1933年出科后,曾搭班在杨小楼、金少山门下,另外还同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及孟小冬、周信芳、盖叫天等大师以及四小名旦、叶盛章、叶盛兰、李少春、高盛麟、李玉茹、言慧珠等同台演出。其间一度倒仓,加之父亲的病逝等原因使他思想苦闷,在上海天蟾、黄金等剧场充当班底。尽管这样,他的才华和造诣依然为行内外人及观众所欣赏。上个世纪40年代中期,金少山在上海演出,邀他合作《草桥关》、《刺王僚》、《白良关》,金少山鼓励他“好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