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9:36:45


2.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
青海省地下水类型复杂多样。地下水的五种基本类型,即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基岩(岩浆岩、变质岩)裂隙水及冻结层水,在省内皆有分布。前两种型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区,后三种类型,多分布在山区,赋存于较古老的岩石裂隙、孔洞中。
(1)松散岩类孔隙水
主要分布在干旱荒漠盆地、山间盆地的山前平原和河谷平原的第四系砂砾石、卵砾石、含泥质砂砾石及砂层中,有潜水,也有承压自流水,是省内地下水资源最丰富、开采最有利的含水层。
盆地型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上部,其中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盆地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含水层岩性由近山前地带的砂砾石,向盆地中央逐渐过为粗砂细砾以及粉细砂;单井涌水量由大于5000吨/日,到不足100吨/日;水质从矿化度小于0.5克/升,到等于及大于1克/升;含水层从厚度大于200米的单一结构的潜水到出现多层结构的潜水与承压含水层并存。
共和盆地桦散堆积物,主要由第四系中、下更新统河湖相粉砂夹薄层粘土组成。虽有广阔的储水空间,但由于补给条件较差,不仅含水层富水性较弱,而且水位埋深较大,南部盆地水位埋深达150米~200米。青海湖盆地环湖地带潜水含水层岩性以砂砾卵石为主,厚度20米~100米,水位埋深10米~50米,单井涌水量1000吨/日~5000吨/日,湖东部小于1000吨/日,水质好,矿化度小于1克/升。
河谷平原潜水,主要分布在青海东部山间盆地各河谷区内,含水层岩性有砂砾卵石和含泥质砂砾卵石。由于新构造运动升降的差异性以及河流补给强度的不同,在不同的河段内含水层的厚度、富水程度及水质变化较大。
按地层结构和地形地貌特征,孔隙承压水含水层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冲洪积扇前缘细土平原多层结构承压自流水含水层,在柴达木盆地南部最为典型。含水层岩性为中细砂、含砾石粗砂、粉细砂等。在200米以内可见2个~6个含水层,总厚度约105米,水位高出地表20米左右,单位涌水量0.5升/秒·米~3.0升/秒·米,矿化度小于1克/升。
山间盆地多层结构承压自流水含水层,主要分布在柴达木北部各山间盆地以及青海湖、茶卡、共和、同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