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中产生肥料的原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4:10:59
雷雨中产生肥料的原理,中学化学课学过忘了, 谁来告诉我

这是一项很有名的实验,任何人都可在实验室轻易印证。

关键就在此处,因天空中每逢闪电打雷,轨如同实验室的通电实验,而且其放电火花如树枝状,伸展开来有数公里长,电位差亦为上万伏特;如此大规模「通电」现象,很快的,造成天空 中大量的氮气,和氧气燃烧,化合成「二氧化氮」! 此时,如果天空刚好浓云密布,并开始下起雨来,则「二氧化氮」将快速的溶解在雨水里,形成所谓的「硝酸」(H2NO3),并 随着雨水降到大地上。
「硝酸」渗进土壤里,会立刻变成「硝酸盐」,于是,形成农作物生长最好的肥料一「天然氮肥」农业社会的人们,常称雷雨为「雷公尿」,可使贫瘠的农地 变成肥沃,可是有其深理的。

另外,据科学家研究,天空中,每打一秒钟的雷电,大气中就会降下二万吨的「氮」肥…整个地球上,据统计,每年天空约降下四亿顿的氮肥,来向大地施肥,滋润这颗绿色行星。
所以,没有雷雨降下,地球早就是一片贫瘠的荒土。

tlktlk说得太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