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理论结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7:46:43
哪位能简要介绍一下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结构,各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

宏观经济学在我看来就是研究封闭经济环境环境下,如何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这些政策目标的一门学科。
首先,宏观经济学从研究总需求入手,这是由于这门学科起源的环境是在萧条的背景之下。
研究总需求经历了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其实是一个不断放开假设考虑同一个问题的数学建模游戏。
1。AE-NI模型阶段,这一时期,凯恩斯提出了消费函数的概念,将消费与国民收入联系起来。
2。IS-LM模型阶段,该模型在AE-NI基础上融入了货币市场的均衡,也就是考虑了利率这一变量对需求的影响。
3。AD-AS模型阶段,这个模型实际上已经是一个非常完善的体系架构,在引入了物价的波动因素以后,打破了原先经济学研究中总供给无限大的假设,同时完成了劳动力市场,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均衡。
在研究上述模型的过程中,穿插讨论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这三个模型加上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增长理论基本上构成了宏观上关于产出的理论基础,。
最后,就是联系模型探讨实际问题,也就是通胀和失业了。作为一们社会科学,宏观经济学的人文关怀色彩就在这两章得到了展现。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中不但要关注失业和通胀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也要联系之前学习的模型中有关政策分析的理论来理解。
有些宏观的书中,还会涉及开放经济下的内外均衡,不过这在国内一般被列入国际金融的体系当中,所以我就不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