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的艰难条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6:53:36
急急急急,海南岛的艰难条件!!!!!

" 中国海南岛,走向国际旅游目的地 2005年的一天,正在广东惠州开发“公爵小镇”项目的英国人凯斯·达比听说,英国曼彻斯特至三亚定期航线将在2007年开通,他当即决定来海南投资酒店业。在如诗如画的石梅湾,达比兴建了超五星级的喜达屋艾美度假酒店。他坦言:“看中的是海南旅游的未来。” 风雨二十载,海南从一个边陲海岛发展成“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海南旅游从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行业发展成为“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海南也成为全国响当当的国际化休闲度假目的地。 过去时:艰难起步 孤悬浩淼南海的海南岛,拥有阳光、海浪、沙滩、仙人掌,却一直寂寥地守望着潮起潮落。 改革开放后,中国观光旅游逐渐兴起,海南岛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体系开始为世人发现。1983年5月,国务院在批转的《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中提出,“海南岛有条件逐步建成国际避寒、冬泳和旅游胜地。” 1986年1月,国务院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宣布,将海南岛列入全国7个重点旅游区之一。 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海南旅游艰难起步。当时,海南只有两家旅行社,主要接待外宾和港澳台同胞,旅游团可谓寥寥无几,能数得出来的景点也只有五公祠、海瑞墓、天涯海角和东山岭等。 1988年4月,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新建省和大特区效应,吸引着人们纷纷前来考察、旅游、寻求各种机遇。当年,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发展旅游业,授予海南旅游外联权和签证通知权,实行“落地免签”政策。 当时,由于对特区产业缺乏系统科学的思考,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海南岛,只是旅游资源上的“夏威夷”,而不是旅游业上的“夏威夷”。1992年按四星级标准建造的三亚南中国大酒店开业前,海南的新酒店并不多,海口宾馆、泰华酒店、金融大厦等,都是建省前所建。 海南旅游资源的天然禀赋终究无法掩盖。就在1988年,旅游业的发展逐渐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视。省旅游局副局长陈耀,当时在省委办公厅工作。他回忆,当时海南发展乡村工业收效甚微,相反,旅游业各项指标都呈上升之势,省领导指示省委办公厅对海南旅游业做一次调研。调研报告分析了中国经济和国际国内旅游的发展趋势,最后得出结论:旅游业有可能成为海南的支柱产业。省领导做出批示,提出“海南从房地产业向旅游业过渡”,但报告中将“支柱产业”改为“先导产业”。 尽管一字之差,但其传递的信号却振奋人心。当年5月,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旅游业是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