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高手帮我解释 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最好举例说明,要透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4 05:09:29

案例:
师:“听,彝族小朋友请我们去干什么?”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第一段。
生:“做游戏。”
师:“要想和彝族小朋友做游戏,有个要求,必须要和着这首乐曲的拍子进行。”老师边说边放歌曲,然后走到画好的方格前说:“彝族小朋友先请我们玩跳房子游戏。”老师示范一遍后请同学上前试跳。既要跳好房子又要和着音乐进行,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很有难度,在试过几个学生都不行后,终于有一个学乐器的同学较好地完成了。
接着老师以同样的方法进行了传球、拍球、踢毽子、跳皮筋等游戏,此时的教学时间已过半,接下来的学唱歌曲、巩固歌曲、及创编第二段就显得比较匆忙,学生创作的思路刚打开,就被老师无情的结束语关掉了。
这是我所执教的二年级音乐课《阿西里西》的教学片段,本以为运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学唱歌曲,既熟悉旋律,又进行了节奏练习,在学会歌曲后又以边唱边玩的形式巩固歌曲,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事与愿违。
问题到底在哪儿呢?是思路不对吗?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教学理念与思路并没有错,关键是我没有摆正游戏与学唱歌曲的关系。
在这一节课中,唱好歌曲是目的,而游戏是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所运用的手段。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当跳房子这个游戏全班有个别学生能和着音乐跳时,就应意识到这个手段的选择是不恰当的.已远远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有那些大部分学生稍稍努力就能达到的游戏才是适合学生的,才是能更好的为学唱歌曲服务的最佳的方法和手段。
在众多游戏中拍手和传球游戏能达到上述要求,师可只选择这两种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并融入歌曲的游戏,这样既达到了熟悉歌曲和节奏练习的目的,又节省了大量时间为后面的创作环节让出时间。
而那些只有少数同学能胜任的游戏则可以作业的方式让其试试,还有什么游戏可以边唱边玩,那不同的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成为下一课的反馈、拔高环节。
细细品味我们的音乐教育也正是因为没有摆正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而形成了现在学生“喜欢音乐,却不爱上音乐课”的尴尬局面。
培养全体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而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只是为达到这一目的所运用的手段。
以前的音乐教育过分:手段的作用,最后以牺牲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