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庄子》中句偻丈人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9:21:42
这句话是在《敬业与乐业》中的。

《庄子·达生》记载说:孔子到楚国去,在一座树林中看见一个驼背老人用竹竿粘蝉,伸手必中。孔子十分惊异地问:你粘蝉技术如此高明,有什么绝招?驼背老人回答说:当然有。我练此技已经数年了。刚开始五六个月时,我练到能够在竿头摞两粒弹丸而不掉落,这时捕蝉的失误就很少了。其后,能在竿头摞三粒弹丸而不掉落,捕蝉的失误仅有十分之一。当在竿头摞五粒弹丸而不掉落,捕蝉就如同拾取,百发百中。即使这样,当我捕蝉之际仍然全神贯注,我的身躯安定如直立之树木,我的手臂如枯枝般不动。这时,“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但我却只知道“蝉翼”之所在。全无变动,不因任何事物而干扰我对蝉翼的专注,这样,怎么会捕不到蝉呢?孔子听后,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句偻丈人之谓乎!”〔16〕这个故事意在强调精神的纯一内守,凝神不二,“则道无不得”,体现在技艺上即可达到神妙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