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象征怎么养样的人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5:03:24
名称 具有精神 象征人物 相关诗句 我的画
梅 高洁秀雅





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

竹为清高、自傲。

菊:清新淡泊。

梅:高洁秀雅。陆游很爱花,对梅花更喜不自胜、情有独钟。陆游《绝句》其一: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料著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其二:“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在他的现存的九千多首诗词中,以梅为题材或涉写到梅的,竟达四百多首,约占总数的二十分之一。倘若我们再留心读去,便不难发现:如此众多的咏梅之作,几乎都产生在他五十岁再度入川之后。他不但妙手天成地活画出梅花的色、香、形,而且化物为我地昭示了梅花的精、气、神,赋予梅花以高尚的情怀和坚毅的品格,铸就了它的魂灵。

兰:坚贞不渝,品德高尚。兰花又称君子兰,常言道“谦谦君子”,兰花指像征高尚的品德,屈原《离骚》中有云:“纫秋兰以为佩”,意为缀起秋兰作为自己的佩巾。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以采摘佩带兰草喻加强自身修养。“朝搴阰之木兰兮”,清晨我浴着晨曦去拔取坡上的木兰,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表示为君主招揽品德高尚的贤臣。若说兰花象征的人物,非屈原莫属!

竹:高风亮节。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一生爱竹,他赏竹、画竹、咏竹,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可以说他的成就是建立在竹上的。人们喜欢郑板桥,在很大程度上是喜欢他的竹画、竹诗,乃至竹一样的品格。郑板桥曾任山东范县县令、潍县知县。为官清濂,两袖清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身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劫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这诗、这竹,正是他“清为官,勤为民”的高亮志向的生动写照。

菊:淡泊,隐逸。菊花被称为“花之隐逸者”,菊花不以娇艳的姿色取媚于时,而是以素雅坚贞的品性见美于人。陶渊明被戴上“隐逸之宗”的桂冠,菊和陶渊明的人格交融为一。因此,菊花有“陶菊”之雅称,“陶菊”象征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骨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曾用《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眼前又出现了那幅画面: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有菊相伴的陶渊明的生活,才是最真切,自然的!

梅,精神:不畏严寒,不畏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