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和氏璧有多厚,传国玉玺有多厚,怎么和氏璧能做成玉玺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6:26:50

和氏璧已经丢失了 没有确切的记录他的规格尺寸

所谓的壁 是古代国家祭祀时礼天的器物 是圆形空心的 象征天 故尔可以作为皇帝的印玺 代表天授其位 代天牧守 我们现在所见的玉玺形状 就是和氏璧丢失以后才出现的

与礼地的器物琮 共为国之宝器

—————以下非无良复制————

玉玺的话,大小具记载是方圆四寸,这个“方圆”应该按直径来理解,按汉的单位计算大概相当于今天的9.2厘米。

和氏璧作为宝物,不仅质地属于顶级,我想大小也是一个方面吧!

可以参考下古代璧的大小,四川广汉地区早期文化遗址出土过最大的超过70厘米,厚度达5厘米,形如石盘。陕西凤翔南指挥乡秦墓出土两件大型玉璧,一件直径19厘米,另一件直径29.7厘米,虽然不能说玉璧都有这么大,但也间接说明,和氏璧作为价值十五座城池的宝物,应该不会小到哪去。

所谓璧,中心孔直径为全璧直径的三分之一称为好璧,这个要求似乎很难达到。如果玉玺真的和氏璧所打造,玉玺的大小是9.2厘米左右,还不包括其它部分(玉玺一般还有突出的部分)

那么这样看来和氏璧的厚度很显然大于9.2,10厘米左右(我不知道切割损耗怎么计算,随便估的)。而直径应该大于9.2×3,大于27.6厘米,30厘米左右,这是最少最少,因为璧是扁的,它的直径绝对要大于厚度。

这么看来,和氏璧并不小,挖出一个长宽高9.2厘米的玉玺应该不困难吧,也就是说,玉玺只是和氏璧的一小部分,跟中间那个洞没什么关系,简单的说,就是用旁边那部分。剩下的玉料我想很有可能做成别的东西了。

不过谁也没见过传国玉玺,是方是圆都没人知道,也没说玉玺的具体雕工,除了上头有五条龙八个字(好像还有曹丕刻的几个)什么都不知道,也许五条龙的雕刻方法和璧中间那个多出来的“洞”有关呢~也许是五龙环洞,也许是什么别的,不过这样的话玉玺很可能就不止四寸了。

这些只是个人猜测而已,因为这段时间我也在纠结传国玉玺的问题,没事就乱想。

这个问题估计永远不会有答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