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有什么著名的养马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3:39:02
东汉有什么著名的养马场?能否介绍的详细点包括:
这些养马场的历史,背景和所起的作用?
谢谢!

中国自古两大战马产地,一个是阴山,一个是贺兰山。主要的养马场应该都是分布在阴山和贺兰山周边,有其天然饲牧优势。以下是我选摘自一篇描写甘肃张家川的短文。

  在古代,马是战争的利器。帝王及其统帅们不仅战时乘马,平时出巡、检阅也喜欢端坐在装饰得庄严华贵的战车中,指点江山,发号施令,前呼后拥,煞是威风。张家 川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位置,成为历朝历代一个重要的战马供给地。我惊奇地发现,张家川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 片金黄,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养马,自周以来,杂交培育出的马驰名天下,成为历代皇家军马养殖基地和战马的供应基地,经 久不衰。马体形匀称,粗壮结实,雄健骠悍,耐粗饲,适应性良好,速度和持久力俱优,是驮、乘、挽兼用的良骥。周孝王让非子专门饲养战马,充实周王朝的军事 力量。此后,孝王念及“昔伯益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之功,便将非子牧马之地作为附庸封在张家川一带,并在张家川县瓦泉村筑城 建邑,复续赢氏,号秦赢。马与防范西戎都是周孝王的重要大事,非子以张家川为根据地,为周饲养战马,代周防守边疆,扩展势力。如今秦家塬、白石嘴、石庙梁 牧场,正是非子当年牧马的地方,一个个马群始终活着,一代又一代,繁衍至今。这些牧场面积80多平方公里,地势开阔,土地肥沃,水草茂盛,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牧场,向后人展示了那些马背上的先民粗犷尚武的精魂。秦的封地,史称秦亭,这里西有后川河阻挡,东有关山横亘,是理想的建邑之地。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周幽王,秦襄公搬兵救周,护驾周平王迁都有功,被平王晋封为诸侯,并赐“歧山以西之地”。从秦武公开始,秦连年向西方各戎诉诸武力,扩张地盘。公元前688年灭邽、冀戎,置邽县和冀县。公元前677年,秦人翻越关山,将国都从张家川迁往陕西。公元前623年,秦穆公“伐戎人,益国十二,开地千里”,狄戎、绵诸戎、吹戎、义渠戎、乌氏戎和戎族部落全部降服。为了巩固势力,秦加强了对新管辖区域的建设和管理。公元前316年, 秦惠文王举兵先灭巴国,次灭蜀国,并徙万户到巴、蜀。秦人建立太仆寺掌管国马,秦人在张家川设“六牧师令”,每牧师令领有若干牧场,牧养军马。同时制订畜 牧法规《厩苑律》。方九皋,特别出名的秦穆公的监军少宰孙阳,世人敬仰选马技术超群,而喻为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