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相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5:28:10
有这片文章吗?急!!!!!!!!!!!!!啊

孙犁的《相片》就是这样的珍品。小说的内容很简单,写一个年轻活泼爱笑的妇女托“我”给远在前方的丈夫写信并寄一张相片去。按常理,青年妇女应该是选自己照得最好的相片寄给丈夫的;可是,这位活泼爱笑的妇女却要给丈夫寄一张破旧的、面容愁苦的,把人照老、照丑了的小相片,真是大大出人意料。苏轼曾说:“反常合道”。意思是说,反常的事理中更能显出事物的本质意义和规律。孙犁是写对话的巧匠,这里,他用几句轻勾漫点,极富情致的对话,使这件反常得几乎不近情理的事情显示出了不平常的意义。当“我”向这位远房嫂子说相片照得不像时,她故意笑着问:“比我年轻?”并说:“那是我二十一岁上照的!”当“我”说不是年轻而是比现在还老时,她就说明这是在日本侵略军占领时期照的,那时,成千上万的人都被强迫照相来贴“良民证”。她说:“在那些相片里拣不出一个有笑模样的来。”接着,“我”又说:“你不会另照一个给他寄去吗?”她郑重地说:“就给他寄这个去!”为什么?“叫他看一看,有敌人在,我们在家里受的什么苦楚,是什么容影!”这段对话,神完气足,确为龙跳虎卧之笔!用自己受苦受难的容颜去激励丈夫勇敢作战,它充满了一个农村妇女的切身体验和崇高感情,它给人的感受是实实在在的。这里并没有空洞的高调,但一位青年妇女的崇高心意和战士的英雄气概在这儿得到了完美的表现。作家反常用笔,借助正与反的对立和转化,使人物形象的美在这儿大到了极致。

相片
孙犁
正月里我常替抗属写信。那些青年妇女们总是在口袋里带来一个信封两张信纸。如果她们是有孩子的,就拿在孩子的手里。信封信纸使起来并不方便,多半是她们剪鞋样或是糊窗户剩下来的纸,亲手折叠成的。可是她们看的非常珍贵,非叫我使这个写不可。
这是因为觉得只有这样,才真正完全地表达了她们的心意。
那天,一个远房嫂子来叫我写信给她的丈夫。信封信纸以外,还有一个小小的相片。
这是她的照片,可是一张旧的,残破了的照片。照片上的光线那么暗,在一旁还有半个“验讫”字样的戳记。我看了看照片,又望了望她,为什么这样一个活泼好笑的人,照出相来,竟这么呆板阴沉!我说:
“这相片照的不像!”
她斜坐在炕沿上笑着说:
“比我年轻?那是我二十一岁上照的!”
“不是年轻,是比你现在还老!”
“你是说哭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