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原草送别》和《泊船瓜洲》表达了怎样的物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5:44:53
分别

一、回答:
  1、《赋得古原草送别》:描写了草本植物,每年冬季死亡或地上部分死亡的物候现象。
  2、《泊船瓜洲》:描写了春季来临时,水边气温高,同时河流南岸温度高于北岸,植物先复苏的物候现象。
  二、扩展知识:原诗欣赏
  1、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的首联点题,十分精妙。远离家乡在外当官的人(宦游人),对于植物的萌发、开花、结果、凋谢,动物的迁徙、冬眠等特别敏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时伤怀,在“独有”“偏惊”的强调与呼应中,揭示出宦游人独有的一种复杂而微妙的心态。
  中间两联诗人紧扣“物候新”,具体地描写了诗人对“物候”的感受:清晨的太阳从东边海上升起,云气在朝阳的照耀下,霞光灿烂,绚丽多彩;早春的江南,梅花在枝头绽放。这春意由江南渐渐移到江北,杨柳已经吐出了新芽;清新和暖的空气逗得黄莺儿婉转鸣叫,晴日的阳光把萍草(生在浅水中的蕨类植物)映照得变成了绿色。这四句抓住了朝霞、梅柳、黄鸟、绿萍等景物在早春里的变化,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美丽画卷。“宦游人”对这幅画卷的感受自是不同,他们自然会想到又是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又到来了,不禁引起了岁月如流、漂泊他乡的感慨。这就为最后的“归思”作了铺垫。
  尾联扣住题意,说自己读了陆丞那格调高古的《早春游望》诗,更加唤起了想家的念头,止不住的泪水,简直要沾湿衣襟了。“欲”字用得极妙,妙在它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归思”之情的深切。
  总而言之,此诗境界新奇,情味盎然。它以“物候”二字为一篇之要领,“惊”字领一首之神,中间四句描写早春之景,显示“物候新”,“不言惊而可惊在其中矣”,结尾两句“言陆怀归,并动己之归思也。”

春天降至

诗的首联点题,十分精妙。远离家乡在外当官的人(宦游人),对于植物的萌发、开花、结果、凋谢,动物的迁徙、冬眠等特别敏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时伤怀,在“独有”“偏惊”的强调与呼应中,揭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