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怀锦水居止”与杜甫草堂的重大矛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1:43:46
查遍了所有资料,都是杜甫草堂门口有对联“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无论书本还是网络都说这对联出自杜甫的“怀锦水居止”。
但是查遍了所有资料,都说杜甫的“怀锦水居止”里面提到的是“万里桥南宅,百花潭北庄。”

那么杜甫草堂究竟是在万里桥西还是万里桥南呢?为什么又会产生这样的矛盾呢??

另外杜甫草堂内还有“万里桥西一草堂”的对联。估计是在万里桥西。我现在更想知道的是为什么会有这个矛盾!

我根据你的提示,也查了些资料。
我的理解如下:
1.笔误。因为唐朝时候,印刷不是很普及。大部分的诗词版本都是靠手抄传世的。杜甫当年的草堂已经不存在了,晚唐著名诗人、晚年任前蜀国宰相的韦庄,为了表示对前辈诗人的崇敬,最先在杜甫草堂原址上重结茅屋。宋代又重建茅屋,明清时期又不断重修,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也不断增加。所以,草堂里的这些诗词都是后人题挂的,也许就是因为传抄有误,流传了不少版本。

2.当时也有流传杜甫草堂有两座,虽然据考据只有一座,可这种误导有可能就造成了草堂地点的偏差。

3.也有可能,万里桥是东西向的,草堂位于西南角,站桥栏上往南,可以说,它在万里桥南。往西边桥头望去,也可以说它在万里桥西。而百花潭是位于南部,所以草堂就在百花潭的上方,也就是北部了。草堂也是位于浣花溪的西部,浣花溪就在东部,万里桥就可能是在浣花溪上的桥了。画个简易地图就比较直观点了。

4.万里桥已经湮灭了,所以也无从考据。根据所处的方位和看草堂的角度不一样,故而衍生出几种说法。它也只说是在西或南,这就很好联想到角度问题了。而如果误会是西东,或南北,就比较离谱些了。毕竟杜甫也只写了一首《怀锦水居止》来说明草堂的方位。而“万里桥西一草堂”就是后人题写的。后人的角度和杜甫的角度不同,而且草堂也经过那么多次重建,百花潭也缩小了不少,很有可能就是后来的草堂在方位上有点西移。让后人更加感觉是桥西了。

这是我查了不少资料后总结的。呵呵

是在万里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