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题目的含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7:38:11
《悲惨世界》是一部世界名著。但,为什么要叫做《悲惨世界》?或许,这个名字的含义是什么?希望各位大虾,给予解答。

他讲述四个人的故事----一个教父,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个孩子。他们几乎可以说是整个世界的类型构成,但他们的命运都是悲惨的,他们的不幸遭遇可以作当时多数人的代表,所以命名《悲惨世界》

这部历时三十余年,从1828年起构思,到1845年动笔创作,直至1861年才终于写完全书的创作动机,来自这样一件事实:1801年,一个名叫彼埃尔·莫的穷苦农民,因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而判五年苦役,刑满释放后,持黄色身份证讨生活又处处碰壁。到1828年,雨果又开始搜集有关米奥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资料,酝酿写一个释放的苦役犯受圣徒式的主教感化而弃恶从善的故事。在1829年和1830年间,他还大量搜集有关黑玻璃制造业的材料,这便是冉阿让到海滨蒙特伊,化名为马德兰先生,从苦役犯变成企业家,开办工厂并发迹的由来。此外,他还参观了布雷斯特和土伦的苦役犯监狱,在街头目睹了类似芳汀受辱的场面。 而且,他在搜集素材的基础上,写了《死囚末日记》(1830年)、《克洛德·格》(1834年)等长篇小说,揭露使人走上犯罪道路的社会现实,并严厉谴责司法制度的不公正.
直到1845年11月,雨果才终于开始创作,同时还继续增加材料,丰富内容,顺利写完第一部,定名为《苦难》,书稿已写出将近五分之四,不料雨果又卷入政治漩涡,于1848年2月21日停止创作,一搁置又是十二年。《苦难》一书遭逢苦难的命运,在胎儿中也要随作者流亡了。 雨果在盖纳西岛过流亡生活期间,就是从这种全方位的目光、全方位的思想,重新审视一切,反思一切。在此基础上,他不仅对《苦难》手稿做了重大修改和调整,还大量增添新内容,终于续写完全书,定名为《悲惨世界》。
世间的一切不幸,雨果统称为苦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悲惨世界》可以称作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

看看这本书就知道了,很感人哦!我一下子看了2遍哩。 里面的冉.阿让特别催人泪下特别悲惨,所以叫 《悲惨世界》。 这本文学巨作,你不看都后悔哪!大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