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一个大洋”是多少钱?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3:01:55
看电视好像很值钱的``不知道等值于现在的多少呢?谢谢``
别光说啊``就打那几个字``谁说的是啊``给点证据好不?谢谢了``

历史学者陈明元先生说,根据1929年至1930年进行的社会调查报告《上海市工人生活程度》所提供的数据,上世纪30年代初,一个典型的工人四口之家,每年的平均生活费为454银元。
----------

也就是说无产阶级在1930年大概人均年花费110银元
然后上海的物价应该是属于比较高的,可以认为100银元比较适当
想一想现在低收入阶层的年花费大概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在当时人的心里,一个银元到底有多值钱了。按照我自己的认识,大概就是70元人民币的样子。当然我阅历有限,到底现在一个上海的四口工人之家年花费多少完全不清楚。只是理所当然地定了一个数据。欢迎指正。
然后还有另一个数据:

------------------
据《文化古城旧事》的记述,30年代通货膨胀率还比较低,币值也比较稳定。一银元如果要折合铜元的话,相当于230大枚铜元。以当时的物价,在老北京,30大枚左右的铜元,可以买0.5公斤猪肉,那么,每个银元就可以买约四公斤猪肉。
---------------------

可以从另一面看到银元的购买力。如果直接比较,现在猪肉一斤算8块钱好了,一个银元大概就是60块钱左右。当然技术进步的结果猪肉价格肯定是下降的,因此可比性不是很高。然后再考虑看看当时中国的经济水平,猪肉对于许多低收入阶层还是可以列入奢侈品的。所以在当时人的心目中,其价值应该要高于60。

因此看来,一个银元也不是特别值钱。起码不太可能达到200。
这么详细了····

你的吹的响吗?我也有一个,吹的响的,大概300上下,不过有升值的空间,建议不要卖

500元

200左右

1000多块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