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中货币发行过多人们是如何感受到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4:31:57
大家都知道通货膨胀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货币发行过多。

但是国家发行货币过多后是怎样具体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中的?

人们是如何感觉到钱不值钱这个过程的?

请懂这个过程的朋友讲解讲解。谢谢了
一楼的,你说的问题我当然知道。我就是想知道是怎么涨的
就是国家发行货币过多后是怎样具体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中的?

人们是如何感觉到钱不值钱这个过程的?如果说商家涨价,那么第一家涨价商家为什么要涨价呢?

在短时间内普通老百姓可能不会明显感觉到,不代表客观事实没有变化。
以实例证明:如原来“1斤大米=2元”,即1斤大米2元钱能买到,当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职能时,若国家发行货币量增加为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的2倍,等式就变为“1斤大米=4元”,或者说现在2元钱只能买到0.5斤大米,即货币所代表的实物量少了,纸币贬值。
表面上看,只是作为纸币的纸张的增多,但实际上老百姓还会考虑纵向的时间因素,即也许你曾经存了1万元钱在银行里,愿意为它可以帮你换来2平方米的房子,但是也许只是在你睡了一个甜蜜的午觉之后,有人就告诉你“你这1万元钱只能买1平方米的房子”,突然之间能买到的房子自己的脚丫子装进去都困难,任何人都会着急的。
所以,通货膨胀对于老百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至于,第一家涨价的商家是如何感知到的,则要涉及到供求的问题。
无论新发行的过多的货币是通过何种途径流通出去的,它都会最终表现为到达一部分人手里,这样这些手中握有大量货币的人(或者国家部门)就会用它去交换实物,也就表现为商品流通中的供不应求,当供不应求时,商家就会自行调整商品价格,让自己能够在销售中获利更多,这样涨价再涨价,最终就使同样面额的纸币能够购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即纸币贬值。
当时过境迁,商家再回头看时,他会发现他不仅没有获得额外收入,甚至可能会赔本,因为它的盈利可能由原来的100万变成了150万,但这由于纸币贬值,这150万能买到的东西只相当于之前75万能换到的实物量,再加之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可能要给员工发更多的工资,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成本,由于表面销售额的增加可能要向国家交售更多的税款,这家似乎应该偷着笑的商家,可能不得不摘掉招牌回家吃自己去。

总的来说,国家发行货币增加,就是每个人拿到的钱多了,对商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当厂商可以提高自身产量时,对体现为产出增加,对物价影响不大
而当厂商产量增长速度低于需求速度时,就表现为供小于需,物价自然上涨
商家以赢利为目标,提高价格仍然有人买自然会涨价
另一方面,物价上涨导致人们要求增加工资,厂商的成本提高,价格也就上涨,如此恶性循环

首先是物价飞涨,然后你的工资也飞涨。但还是买不到什么东西。

一楼的,你说的问题我当然知道。我就是想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