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在山海关建立的关宁防线是否可以说是中国式的"马其诺"防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6 00:10:15
袁崇焕凭借着坚城大炮,不与后金军队直接交锋,数次抵后金于山海关之外,确实做的不错,但皇太极叩关不成,绕过袁的防线,使袁措手不急,袁无应变方略,既不能断后金后退使之全歼于国之内,反而使皇太极兵临北京城下,威慑明皇,最后全身而退,袁身为蓟辽总督,总督辽事,为何对皇太极只能用坚城大炮?而无一丝主动.

请问皇太极第一次带兵入关的八旗兵力是多少?袁崇焕有无可能围辽救京,以达牵制皇太极之效?
到底皇太极第一次带兵打北京是多少兵马呀?

十万?三万?二万?二千?十二万?

怎么那个答案都不一样?能不能给点史料呀?

关于袁崇焕其人我的个人看法是,他个人并不具备什么雄才大略,虽算不上什么汉奸或奸臣,但却是一个缺乏谋略和战略眼光的军事将领,决非什么军事家或名将,他虽在守卫城池上有可圈可点之处,可其他战略战术基本上是一塌糊涂,他也就只能算是个守将却非帅才。 在明朝辽东战局里他发挥了守城的作用,但却出了不少战略和战术上的失误,也因为他本人性格的原因为自己悲剧的划上了句号。在他的任上明朝辽东战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窘境,在明朝灭亡的整个过程中他没有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反而成为了不少败笔的添加者。在明朝深处财政危机之时,崇祯殚精竭虑拼凑起来的财力过的多消耗在了宁锦防线上,但这条防线却从一条“郑国渠”演变成一条“马其诺防线”,继而再形成一个“死局”将明朝所剩无几之的军力大多葬送进去了。之后,崇祯要实现“中兴之策”实质上已经失去了最后的依托……

  袁大人诸多错误谋略形成的巨坑过分的消耗了明朝最后的财力和军力,对于当时本来就虚弱的朝廷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袁大人的所作所为对明朝灭亡来说,虽算不上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却有釜底抽薪的功效,所以他不是什么中流砥柱,反而是自毁长城的始作俑者。
  明朝是一个胸襟开阔的帝国,有着远大的志向和惊人的成就,是中华文明的正朔,所以才有那么多满清御用文人用各种卑劣的手段予以诋毁,以达他们标榜满清才是天命所归的目的。

  虽然袁大人不是汉奸,但他那子虚乌有的“冤案”和“光环”却是别有用心之人用来诋毁中华文明正朔的一块砖头,挺袁的人,想想你们到底是在干什么?把这样一个满清御用文人用伪史和谎言装点出来的人作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来推崇实质上是对整个民族的亵渎和挑衅~!
  后金兵当时入关军队有如下兵种,护军(摆牙喇)、甲兵(行营兵)、步兵(无甲兵)、厮卒(厮役)。摆牙喇、行营兵属三丁抽一的披甲,步兵为披甲之外的后金壮丁,厮卒则为后金奴仆担任的辅兵,摆牙喇常有1-6名厮卒,部分行营兵有厮卒,步兵则基本上无厮卒。摆牙喇分白甲摆牙喇(白甲护军)、红甲摆牙喇(护军),为后金精锐,战斗时经常跟随在汗贝勒贝子等大贵族身边。

  当时皇太极入关后金军以满洲兵为主力,两翼蒙古兵入关兵力约为2000-3000(据老档,第一次征朝鲜之役,镇守义州、镇江的蒙古兵即达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