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的解释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8:18:53

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

论语学而第一【原文】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子曰:“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注释】
(1)谄: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
(2)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3)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5)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评析】
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贫穷但是不现谄,富贵但是不骄横,怎么样呢?

如何翻译: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贡问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的意思是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出自什么,如何翻译.谢谢 子贡问曰:"贫而无馅,富而不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贫而无馅,富而无骄 论贫而有道富而无得 翻译文言文: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 用英文翻译: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贫而无怨难,富而不骄易怎么翻译阿? “以子之矛,( ),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郑人买履》“宁信度,无自信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