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换了那么多首辅,他换的对不对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3:57:02
好多人都说崇祯多疑怎么的?可是这些说法就真的可信吗?一个人的性格,虽然从他日常的所作所为之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但是和他朝夕相处的人也不可能完全摸清楚,那些史官是不是也是听别人说的?在史书上记载的就一定可信吗?
崇祯在位十七年年,据说一共换了将近20个首辅,杀了20多个巡抚、总督,包括所谓的长城袁崇焕,六部尚书也换了几十个。我想说的是,崇祯作为一个想有所作为,为了国家殚精竭虑的皇帝,他会不知道频繁换大臣的害处?是不是因为那些大臣们都只顾自己的私利,无人为国才让崇祯一次次的失望,才一次次的撤换、诛杀大臣的?

明朝大势已去,一人之力无力回天。崇祯对于大臣的表现过于急功近利。过度追求他们在短时间了内拿出解决的办法并解决问题。但是就当时的环境是内忧外患,天灾人祸连连。朝廷内部腐败积成已久,受贿,朋党之争成风。其腐化的开始在万历年间就已经开始了。到了天启更加严重,到崇祯已经是风雨满楼的局面了。
崇祯在对于魏忠贤的处理,让他以后过于相信自己个人,而对于大臣们在时局面前的成就则越来越感到失望。同时他在所有的事情面前总是相信对的是自己,错只会错在大臣们没有精心尽力。每次事故的发生都不会反省自躬下自己在用人和决策方面的过失。
同时对于袁崇焕的处置让太多的忠臣感到失望,也表现出崇祯缺乏对于大臣的信任,对大臣的多疑。同时在人事上他也没用做到知人善任!诸多的可将之才不是被大臣朋党之争所埋没被害,就是被他亲手所杀,也在于他过分的把责任推到失事人身上,而没有深远的考虑原因。
崇祯的失败不但有他个人的因素也有体制的因素更有当时时事的原因。一个朝代腐败到一定时候被推翻那是历史的更新。

没办法,不好就要换,崇祯朝从头到尾整整17年的战事的是明朝最频密,加上14年天灾,官员犯错自然也频密,明朝的律法本身就很严格,加上言官弹劾体制,就算皇帝不严也要依法论处,崇祯皇帝自己说:我只杀贪欺之人。
至于多疑,文官个人意志膨胀一系列的作为,包括袁崇焕,比如开始当时有内阁成员私改他的批红,都并没完全把他这个少年天子放在眼里,开始用内臣辖制文官,但是一旦碰到真正人才如徐光启,杨嗣昌等,他有始终信任甚至爱护倍加。
历史看前人写,尤其明史前后多版,最后版已不是最真实版,自己还要多思考才是。

说真的。如果你对历史怀疑,那任何人都没有别的办法。本来历史就是用来给人评论的。其中关于你说的可信否,那些我想只有崇祯自己才知道他为什么那么做。不过,历史这么说。它应该有他的历史史实。真的,这只能说明你看的历史文献不够多。真的。许多历史内幕你是看不到的!只有专家才能看的到,供他们研究的!

崇祯是个好皇帝,他希望振兴明朝,可无奈的是,大明积重难返,内有农民起义不断,关外有皇太极八旗铁骑,可最关键的问题是,他的帝国中枢——朝廷内部人心不齐,大臣大多贪污腐朽,朝纲不振,尽管有几个首辅想重振朝纲,可政令无法执行,而崇祯急功近利。。。。后面太多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