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的一题不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23:52:15
作者认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与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前者贵在不受外界干扰,独善其身,侧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后者强调环境对人的作用,说明良好环境的重要性。

这个简单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人的理想净界!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种普遍现象!两种观点是没有可比性的,我个人认为也没法取舍的!

5=8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对一些自我控制能力好的人如君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对于那些自制力不好的人.

首先这题出得就有问题。明显可以看得出来作者是同意孟子的这句话的。正因为“近墨者黑”这种情况出现得太多了,大家都认为很正常了,所以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特质才会受到作者的大力赞扬。所以根本没有什么两种观点相反的说法。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是普遍现象,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则是说的个别现象,两者并不矛盾。
至于看法问题,“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一种人人都想要追求的理想状态,但是很多时候,它只能作为一种道德标准而存在。相对来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加能够反映现实状况。但是“人往高处走”,不管怎么样,“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却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努力的,尽管不一定能真正地达到周敦颐所赞颂的那种状态,但是至少能让自己做得更好。

两种观点的角度不同啊~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然是指通常的情况,一般说来,接近什么环境就要受到那种环境的影响~或好或坏或兼而有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说明一种优秀的品质。身在逆境却不受污染,身的顺境也不颓废。

前者贵在不受外界干扰,独善其身,侧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后者强调环境对人的作用,说明良好环境的重要性。

我同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者认为“莲”是君子,而不赞同陶渊明的“爱菊”,鄙视爱牡丹的世俗。可牡丹是大家所爱的,为什么他爱的莲就是君子呢?难道他没有爱过牡丹?夸耀自己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