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上升对中国资产市场有何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6:34:17
我们金融市场与机构布置了一篇论文,题目是“利率上升是导致中国资产市场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请发表你的看法”2000字以上
这个应该从哪下手呢?在哪能找到有关资料,还有最好资料是英文的,因为我们要求用英文写

我给你一篇我曾经写的论文吧~希望有用~
  利率市场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中国在进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同时,也在加快融入全球经济的步伐,中国经济正曰益显示出开放的市场经济的特征。随着加入WTO、利率管制和汇率固定已成为协调本外币政策的障碍。促进利率市场化,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开放条件下的利率管制已成为协调本外币政策的障碍
  1、利率管制影响了国内资金的充分利用,恶化了中资银行的竞争地位
  目前外资银行享有超国民待遇,外资银行被允许在规定的利率基础上收费,但禁止中资银行收费。这实际上相当于外资银行的贷款利率浮动,而中资银行的贷款利率却是管制的。国内商业银行无法根据项目风险的大小确定贷款利率,因此出现了所谓的“惜贷”现象,客观上也使贷款流向大中企业,流向国有企业,而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难以获得贷款。这样,对利率敏感的效益好的非国有企业由于无法获得贷款而不能增加投资,削弱了利率政策的投资效应。国有银行因宏观紧缩吸引了大量储蓄存款,但却不贷给赢利高的非国有企业,迫使企业尤其是三资企业利用外资,这就客观上导致一方面国内大量资金闲置,另一方面又有大量外资涌进。这是9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入和国内储蓄过剩同时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由于利率的管制,国有银行有大量资金头寸却贷不出去,外资银行便从间业拆惜市场以较低成本将国有银行利用网点优势花大力气吸收的存款拆借过来,再贷给资金短缺的三资企业。加入WTO后,不推动利率市场化,必将束缚国有银行的手脚,使中资银行的网点优势无法发挥,国有银行将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2。利率管制制约了金融市场的发展,限制了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
  利率管制制约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使我国的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利率难以理顺。目前,我国远期市场仅限于中国银行实行的经常项目下、最长6个月的远期结售汇,从规模和时间上无法满足需要。由于远期外汇市场的价格是由利率的变动生成的,利率管制也使远期交易市场无法真正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市场在政府推动下逐步发展,但由于利率管制和债券利率没有与风险程度挂钩,各种债券为主导的资本市场利率和同业拆借利率、公开市场利率为主导的货币市场利率没有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货币政策要通过金融市场传导